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不學禮無以做事
荀子認為,沒有禮貌,人就不能生存,事業就不能成功,國家就不能安定。禮貌待人,是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它能使社會和諧而有秩序,從而維護著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
禮貌,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來而不往非禮也,隻要求別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別人,這是不禮貌的。
當需要進入別人的辦公室或會議室時,要輕聲敲門,得到允許後,輕輕推開門,門柄在右則用右手去開,門柄在左則用左手去開,不可扭著身子開門,進門後要注意不可反手關門,正確的關門方法應是麵向門輕輕地關上,不可使勁關門,更不能使門發出大的聲響。
當我們的任務是陪伴客人同行時,應將來客領到房間的前麵,打開門先讓客人進去;如果門是向外開的,應把門向自己的方向拉開,請客人先走;如果門是向裏開的,應把門推開,自己先進,並扶住拉手,不讓門動,再請客人進去。如果是大廳的旋轉門,應該自己先進去,不要再推讓客人。
如果需要使用電梯時,同行的無論是客人還是領導,如果有服務人員,應請客人先進,如果沒有服務人員,自己則應先行一步,走進電梯按住電鈕,待領導或客人進入後,再啟動電梯。下電梯時,應該讓領導或客人先行離開電梯,自己再出來。如果自己有急事需要趕時間,可向領導或客人打招呼後,然後再早走一步。
坐車也應講究禮節,了解車怎麼坐很有必要,隻有在車上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做事中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各種場合中遊刃有餘。當與領導或客人一起乘車時,如果乘坐的是前後兩排4個座位的轎車,一般司機側後靠門的坐位是上座,是主賓的位置。司機正後麵的次之,是主要陪同人員的座位。司機旁邊的位置是最低級的座位,一般是由秘書、向導或警衛人員來坐。有些人習慣把領導讓到司機旁邊的座位,這是不對的,大多數領導都不會接受這個位置。上車時,應請領導或客人從右側門上車。陪同者要從左側門上車,避免從客人座前穿過。如果領導或客人先上車,坐到了陪同人員的位置上,也沒有必要請領導或客人挪動位置。車門應有一個人主動關上。下車時一個人先下車,打開車門等候其他人下車。
與女性一起乘車時,不論她的職務高低,一律先讓女性上車,男性坐在她的左邊。如果是由主人親自駕車,客人要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上,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上下車的正確姿勢是要側著身體向前移動,下車時靠近車門後,再從容下車。
乘坐飛機或火車時,靠窗的位置是上座,向著前進的方向則更好。如果火車是四人對座,向著前進方向靠窗的是第一位,對麵的是第二位,第一位的旁邊是第三位,對麵的是第四位。如果是六人對座的位置,前進方向的中間為第五位,對麵的為第六位。
一個人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記憶與他人相處時的禮節,才能處理好路怎麼走,車怎麼坐這些看來微小但影響很大的事體。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公司,電話成為公司內部之間和外界交往頻繁使用的工具。尤其是在公司的業務交往中,電話使用的頻率要比其他通訊設施高出許多倍。在公司使用電話,與在家中使用的情形有所不同,有許多規則需要遵守。
在打電話時,要注意保持禮貌,因為公司裏的電話交談對象,絕大多數是公司生意中往來的客戶,或是潛在的客戶,所以在接聽電話時,雖然不清楚對方是誰,但也要表現出應有的禮貌,給每位來電話的人或接聽電話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打或接聽電話時,說話的聲音要清晰、明亮、語速適中。不要過於大聲,或說話的速度過快,或吐字不清、發音不準等,否則容易使對方造成誤聽、理解偏差。
接聽電話的技巧。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有電話打進來,這時就要立即去接,並隨口報出自己公司的名稱,把紙筆放在手邊,做好記錄的準備。
當對方報出自己的姓名或公司後,一定要寒暄一兩句,表示自己的熱情和禮貌,然後要快速地進入正題,不可無休止地閑扯。有時會遇到一些客戶不主動報出身份,這時就要有禮貌地詢問對方,當確認對方的身份後,可表示歉意沒能聽出對方的聲音。在談話結束後,記住一定要說再見或感謝的話語,如果電話在交談時突然斷線,一定要馬上打電話過去,解釋一句。
往外打電話時因為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例如,不知道對方正在開會,或有客人在等,而無休止地長談,或把對方誤說是要找的對象而泄露了公司的機密等。由此,在與對方通電話時,應先確認對方的身份,而後了解對方目前的情景,是否適合接聽長時間交談的電話,如有不便,可改時間再聯係,然後要開門見山地把要交談的事情告訴對方,使對方明白交談的內容,可以順利地進入正題。
打電話交談使用的語調、語詞應小心謹慎,注意一些細節。不可僅憑聲音來判斷對方的年齡或職務,有時聲音年輕的有可能是對方公司的董事長。不可在等待接聽的間隙隨便說話,或說對方的壞話,要時刻記住對方正在話筒的另一頭在聆聽。有的一個人說電話那頭看不到自己的麵部表情,而在態度上有所怠慢,卻不知說話的語調會隨著態度而改變,要把在電話中交談看作是麵對麵的交談,要在態度上誠懇熱情,使對方感到與你交談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