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文就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戶平民家庭。10歲那年,高爾文在一個名叫哈佛的小鎮上念書。哈佛鎮當時是個鐵路交叉點,火車一般都要停留在這裏加煤加水,於是,許多孩子便趁機到火車上賣爆米花,一個個獲利頗豐。高爾文感到在車站上賣爆米花是個不錯的買賣,於是他在上課之餘也加入了賣爆米花的行列。為了爭奪顧客,孩子們常常會發生一些爭執。但每當“戰火”燒到高爾文身邊時,他總是能很快與對方和解,他常常告誡對方:“我們這樣搞下去,誰也做不成生意了。”除了到火車上叫賣,高爾文還想了許多辦法來增加銷量。他用車把爆米花推到火車站或馬路上叫賣。還往爆米花裏摻入奶油和鹽,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1910年,哈佛鎮下了場大雪,幾列滿載乘客的火車被大雪封在了這裏。高爾文就趕製了許多三明治拿到車上去賣。三明治做得並不太好,但饑餓的乘客們仍然搶著購買。高爾文沒有趁機敲竹杠;事後,高爾文一算賬,驚喜地發現,公平的獲利仍讓他發了一筆小財。夏天到來後,高爾文又創造性地搞了一種新產品。他設計了一個半月形的箱子,用吊帶挎在肩上,在箱子中部的小空間裏放上半加侖冰淇淋,箱子邊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後拿到火車上去賣,這種新鮮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歡迎,生意非常火爆。在火車上做買賣很快成了一個大熱門,不但鎮上的孩子們紛紛加入競爭行列,而且鐵路沿線其他村鎮的孩子也紛紛效仿。高爾文隱隱感到這種混亂局麵不會維持太久,便在賺了一筆錢後果斷退出了競爭。不出所料,不久之後,車站就貼出通告,禁止一切人進入車站和火車上做買賣。賣爆米花的經曆,培養了高爾文對市場動態敏銳的把握能力,也成了他日後經營生涯中賴以製勝的法寶。在以後的歲月中,每當某些產品或銷售進行不下去時,高爾文就會向他的同事們講述這個“賣爆米花的故事”。
從故事裏能夠看出,對待機遇有兩種態度:一是等待機遇,二是創造機遇。等待機遇又分消極等待和積極等待兩種。不過,不管哪種等待,始終是被動的。每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應該主動去創造有利條件,讓機遇更快降臨在你身上,這是創造機遇。創造機遇,首先要克服種種障礙。錯誤的思想、不正確的態度、不良的心理習慣,是創造機遇的主觀障礙。克服不了主觀障礙,就會出現自己拖自己後腿,被自己打敗的情況。機會,隻是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要真正獲得成功,仍然需要百折不撓的奮鬥。獲得機遇是好事,但是不能把機會等同於成功,不能將契機當成特權。
許多勇於選擇機遇、善於利用機遇的人,他們從不畏懼艱難挫折的挑戰,而是將磨難看做是對生存智慧的一種檢閱。他們通過機會展現出自己的不凡身手,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視作人生中有價值的組成部分。成功了,即是取得了“階梯式”的收獲,進而繼續搏擊不止;失敗了,即將其作為成功的鋪墊。
所以,在機遇麵前需要我們敢於拚搏、鍥而不舍的勁頭,將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隻有勇於戰勝那些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才能使機遇發揮出極大的效能。有些人被艱難嚇退,在好的機遇麵前畏首畏尾,使已到手的機遇又溜之大吉,這樣的教訓實在是太多了。人要努力獲得夢寐以求的東西,就要記住:如果有值得追求的目標,隻需找出為什麼能達到這個目標的一個理由就行了,而不要去找出為什麼不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幾百個理由。
成大事者必須學會爭取機遇,抓住機遇,要勇敢地以自己的最佳優勢迎接挑戰,要力求選擇最佳方案,然後見之於行動。必須主動尋覓機遇,要敏銳地“纏住機遇”。機遇隻能饋贈給積極尋求的探索者,而不是恩賜給守株待兔、消極等候的人。懂得緊緊抓住機遇的人,才有希望摘取成功之果。當失去了一次機遇後,切不可一蹶不振,否則永遠不會有新的機遇降臨。如果你下定決心,努力改變自己,一定會有機遇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