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一點收獲更多 果斷出手,登上機遇的快車
機遇之神經常敲響成功的大門,但有的人沒有勇氣去開啟,因為他們開始猶豫。正是在猶豫的刹那間,機遇之神溜走了。然後他們又開始悔恨:為什麼自己沒有抓住機遇之神?所以,在機遇麵前我們需要敢於拚搏、鍥而不舍的勁頭,將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隻有勇於戰勝那些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才能使機遇發揮出極大的效能。
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正坐在樹樁上抽煙鬥,於是他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幹什麼呢?”
這位老農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要焚燒的幹草給點著了。”
“真是奇跡!現在您準備做什麼?”
“我正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裏翻出來。”
這位老農就是坐等機會者。他這樣坐等機會,也許偶爾有機會光顧於他,但不會很多,所以他隻能這樣僥幸地苟且偷生。而探險家則是主動尋找機會者,並且一旦機會出現,他就會一鳴驚人,成為響當當的成功者。
顯然,我們應該有探險家的精神。如果你還沒有到工作,不要希望工作會自動上門,不要期待有人會打電話請你去上班;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也不要希望有人會用更高的薪水邀你跳槽,不要期待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為你的事業投資。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有的人總是這樣說:“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或者是“為什麼我的機會那麼少?”其實這種想法都很可憐。隻要世界還在變,機會就會無限。每個希望成大事的人都要拋開顧慮,創造自己的機遇。跨出第一步,闖進機遇的網絡之中,任憑機遇把人帶到遙遠的地方去。不要怕,因為機遇往往在無畏的人麵前出現。
有句俗語說“命好不如運好,運好不如流年好”。某天的一個機遇,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問題是機遇隻青睞那些有準備的頭腦,遇到機遇的人未必能捕獲這個機遇。每個人都要做好準備並擦亮自己的眼睛,留意形勢變化,爭取做第一個捕獲並且善於運用機遇的人。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總會隱含著一些決定未來的機遇。對於想要成大事的人來說,如果能夠把握住這種機遇,那麼就意味著創業者就可以把握住未來;把握住了未來,也就是把握住了成功。成大事的人眼光敏銳,能夠及時發現機會,把握時機,發揮優勢,進退自如,在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我們如何才能把握住事物發展中的規律呢?這就需要我們要對所有事物、特別是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事物保持一種靈敏的觸覺,這種觸覺也就是一個人的悟性,如果有了這種觸覺和悟性就很容易把握住事物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自己靈敏的觸覺,一定要把自己的悟性培養出來,這樣在機會來到的時候,就能夠順利地登上機會的快車。
所謂機會也就是那種可遇不可求的好時機,它的來到就如同一列快速奔馳的列車一樣,而每一個想要登上這列快車的人,根本不可能在它到來時再手忙腳亂地去抓它,到那時再想抓住它就很困難了。一個人要是想登上它就得提前做好準備。比如說他的精神首先要高度集中,以便能隨時隨地在它來臨的時候有迅速登上它的思想準備;其次還得事先活動活動筋骨,以保證在它來到時能夠四肢敏捷地一躍而起。
在機遇麵前的悟性也就相當於在登車前做的那些從精神到身體的準備活動,所以一定要在創業之前就把它培養好。如果沒有培養好,那就得抓緊時間,在此方麵狠下工夫,早日將悟性提高,以便能夠登上下一趟機會的快車。
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和締造者保羅·高爾文就是這樣一個在年輕的時候善於把握機遇的人。現在隻要提到BP機和手機,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摩托羅拉。常有人向成功後的高爾文討教成功的秘訣,每當這時,高爾文就總會講起自己小時賣爆米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