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老虎是牛犢頂死的(2 / 2)

曹孫兩家,為了應對關羽和爭奪荊州,交通往來,絡繹不絕,而根本不能置身事外的第三方——劉備這邊卻置若罔聞,毫無動靜,不由讓人扼腕歎息。

天下有變,天下有變,諸葛亮一直在等的“天下有變”終於出現的時候,諸葛亮卻沒有任何反應。如果說諸葛亮由於路途遠隔,一點也不知曉關羽和荊州的最新境況,那麼他就是失職。因為曹操要遷都,連張昭都聽說了,諸葛亮沒有理由不知道。如果說諸葛亮知道了這些情況,卻沒有看出這是個最好的戰略良機,或者看到了這是個好機會,卻還是不作為,那麼他更是失職。

這是上天賜給諸葛亮的最好機會。關羽威震華夏,無人可當其鋒。勁敵曹操,連赤壁之戰都沒能擊潰他的勇氣,卻害怕關羽以至於要遷都以避。而諸葛亮手下目前正是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圖謀霸業,超越管樂,正當其時!但諸葛亮竟然毫無動靜!

時機就此一去不複返。此後,諸葛亮終其一生也沒有再遇到這樣好的機會。

卻說呂蒙回到陸口,準備動手。但派人一打聽,得知關羽派人每隔二三十裏,就設置了烽火台,隻要荊州有變,立即就快馬殺回,不由嚇出了一身冷汗!

真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關羽的聲威此刻確實達到了頂峰,無人不懼!

不但梟雄曹操嚇得要遷都,呂蒙本來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在孫權麵前說要趁著關羽遠離之際襲取荊州,但一聽說關羽設置了烽火台,就嚇個半死。其實,就算烽火台發揮作用,關羽聞訊趕回,也需要時日,根本不能阻止呂蒙襲取荊州。呂蒙害怕的是,關羽回來之後,自己根本守不住荊州。

沒有奪回荊州,責任是前任的。得而複失,罪過可就是自己的。呂蒙算清了這筆賬,再也不敢提襲取荊州了。但他在孫權麵前已經誇了海口,唯恐孫權催促,隻好裝病不出。

對權威的迷信和過度反應,會讓人喪失一切機會。但好在這世界上還是有喜歡挑戰權威的人。

這樣的人有兩類,一類是迫切想要出人頭地,但卻找不到正常途徑的人。另一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人。因其無知,所以無畏。這樣的人,曹操和孫權各擁有一個。

曹操手下的人叫做司馬懿,屬於第一類。孫權手下的人叫做陸遜,屬於第二類。

孫權見呂蒙生病,取荊州之事再度被擱淺,心中鬱鬱不歡。陸遜看在眼裏,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陸遜來見孫權,直接揭發說:“呂蒙是在裝病!”

孫權聽了他的分析,認為有道理,就說:“既然如此,你代表我去探查清楚。我再來處理。”

陸遜來到陸口,來見呂蒙。呂蒙繼續裝病,說:“賤軀有病,未能遠迎,還望海涵。”

陸遜微微一笑道:“吳侯派我前來探病。他前次將取荊州的重任托付給您,沒想到您竟然生病了。吳侯擔心錯過時機啊!”

陸遜的話很重,呂蒙感到了壓力撲麵而來,但又不知道陸遜到底是何來意,久久看著陸遜,一句話也不說。

呂蒙哪裏知道,陸遜是看中了他的職位了。

陸遜微微一笑,說:“我有一個藥方,可以治好將軍您的病啊。”

呂蒙心說:“胡說八道,我根本就沒病,不得已才裝的病。你有什麼藥方可以治好我裝病?!”話卻說得很客氣:“願聽指教。”

陸遜道:“將軍你根本就沒病。之所以稱病不出,必然是擔心荊州有烽火預警,不能暗中襲取吧。”

呂蒙聽了,頓時嚇出一身冷汗。這句話陸遜要是對孫權說了,自己畏縮不前,小命就保不住了。陸遜繼續往下說:“我有一策,可以讓沿江烽火台不能舉火,荊州之守兵束手就擒!”

呂蒙大驚而拜謝說:“願聞其詳!”

陸遜說:“沒什麼,隻要將軍把都督之位讓給我就行了!”

呂蒙再次大驚,說不出話來。陸遜見狀,哈哈大笑,決定不再和呂蒙繞彎子了,說:“關羽自高自大,以為無敵於天下。將軍可以借機辭職,將都督之位交給在下。我本是一無名小卒,關羽必然輕視。我再寫一封言卑辭微的信給關羽,再驕其心。關羽必然視我為鼠輩,必會撤荊州之兵以增援樊城。如此,荊州定然空虛,我隻需沿江用詐,派一旅之兵,則荊州垂手而得也!”

呂蒙聽了,不由哈哈大笑,心想,這個陸遜,真是個黃口小兒。我哪裏是擔心不能襲取荊州啊,沿江用詐,喬裝打扮這一招,也不用你教啊。我是擔心關羽勇猛難當,荊州得而複失啊。不過,你既然看中了我這個職位,我正好不想幹這份苦差事了。我正愁找不到脫身之策呢。你來得正好,你是不挑擔,不知道別人吃力。那我就成全你吧。

陸遜、呂蒙,一個想要上位,一個想要退位,兩個一拍即合,達成協議。

隻是呂蒙不知道,世上很多事,就是無知者成就的;世上很多權威,就是無畏者打倒的。

心理感悟:對於迫切想要出人頭地的人來說,打倒現有的權威是一條終南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