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各地的鼠婚俗信(3 / 3)

正月十五敲破瓢,老鼠落兒不成苗;

正月十五敲破罐,老鼠落兒不上算;

正月十五敲簸箕,老鼠落兒不成器。

2.湖北孝感地區孝感縣據《孝感縣誌》(卷24,清光緒八年刻本):十五日為上元,俗雲是夕鼠嫁女,人不得久坐喧鬧,士子、織女皆輟業,雲恐聒鼠,得一年鼠聒。

3.江蘇南通地區如皋縣據《如皋縣誌》(卷24,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元宵,爆秫米作花散置壁隙間,謂為“鼠納婦”。

(十一)正月十六

1.江蘇南通地區據《直隸通州誌》(卷22,清乾隆二十年刻本):正月十六日,爆秫米作花置屋壁隙間,謂為鼠納婦。

2.江蘇南通地區如皋縣據《如皋縣誌》(卷32,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十六夜,謂鼠納婦,秫米作花置屋壁□(隙)間。

3.江蘇淮陰地區淮安市據《淮安府誌》(卷32,清鹹豐二年刻本):十六日之夕,俗曰“六子夜”。以艾火咒疾病不吉事,於各楹門下點小燈,曰“照六賊”。以脂粉、花果少許置穴旁為鼠贈,雲一歲鼠不作耗。閉戶斂跡,六街悄然。

4.廣西柳州地區鹿寨縣(壯族)據《神弓寶箭》與廣西柳州地區鹿寨縣新村壯族潘紹紀講述的鼠嫁女故事說,當地風俗,正月十六這一天不準人談老鼠。傳說每年正月十六夜是鼠嫁女日,夜裏早吃飯,早睡覺,連燈也不點,誰要提鼠,那一年鼠便會多起來。

5.雲南地區據傳說,雲南正月十六日為鼠子完婚日期,當夜,各家都要逐鼠。習慣的做法是:一人左手拿葫蘆,右手拿刀子,繞屋隨走隨鋸,或者放在地上拖,一邊口唱童謠:“葫蘆拖一拖,老鼠死一窩;葫蘆鋸一鋸,鼠兒不成器。”另一人手拿鞋子,邊走邊拍地,唱道:“鞋子摜一摜,鼠兒死一萬;鞋子拍一拍,鼠兒死一百。”唱畢,各人早睡,表示不吵擾鼠子完婚,這一年,鼠子也不要來吵擾我們。

6.河南周口地區鄲城縣據《中國民間禁忌》引,河南鄲城一帶,是日晚忌點燈,謂“老鼠嫁女,怕見亮光。”否則,你鬧它一天,它鬧你一年。

(十二)正月十七

1.河南地區據魏敏《中原餃俗及其文化心理描述》一文,正月十七,是鼠嫁女的日子。河南民間有包餃子與鼠同樂之俗。有人說,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老鼠節。俗語有“初七娶(媳婦),十七嫁(閨女),二十七添娃娃”,這三天都要吃餃子,尤以“正月十七,老鼠嫁妮”最為重視。

2.河南周口地區鄲城縣據鄲城縣流傳的故事《老鼠嫁女的來曆》說,鼠在正月十七日嫁閨女。

3.河南周口地區淮陽縣據河南《淮陽鄉村風土記》(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正月十七日,是晚各家一律不許燃燈。謂該日為鼠類嫁娶之期,但彼等舉行嫁娶與人類不同,隻能於黑暗中行之,如遇明亮即行停止,倘吾人因燃燈而阻止其嫁娶事宜,彼必當年與人攪亂也。

4、5.河南周口地區鹿邑縣、南陽地區方城縣據《中國民間禁忌》,河南鹿邑、方城是日晚忌開箱、禁燈,謂老鼠嫁女。

6、7.河南商丘地區歸德、虞城縣據《歸德府誌》(卷36,清光緒十九年刻本)與《虞城縣誌》(卷10,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正月十七日,民間夜禁燈,以便鼠嫁。

8.湖南零陵地區寧遠縣據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湖南寧遠十七日忌鼠。俗稱是日為老鼠嫁女,忌開箱啟櫃。前一夕,孩提輩將糖果花生置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類,大敲大打,為老鼠催妝。次晨,將鼠穴塞閉,雲自此以後,鼠可以永遠絕跡雲。又據《寧遠縣誌》(卷8,清光緒元年崇正書院刻本):十六日忌鼠,不開箱啟櫃。

9.湖北襄陽據《襄陽民間故事》,正月十七,襄陽家家不點燈,讓老鼠平安成親。

10.廣東佛山據《十二生肖動物傳奇故事》,從前,廣東佛山流傳一句俗話:“正月黑十七,老鼠嫁女日。”說的是每年正月十七夜是老鼠嫁女的日子。

11.北平據朱介凡文,北平舊時有俗語:十七十八,耗子成家。大年燈節已過,人們都要早睡,好讓老鼠們辦喜事。

12.山西運城地區臨晉縣據《臨晉縣誌》(卷8,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正月十七夜,熄燭,謂避鼠嫁。

(十三)正月二十

1.山西晉東南地區陽城縣據《陽城縣誌》(卷18,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正月二十),各家以粱、黍為屑作餅,虔祀倉官,名曰“補天穿”,俗曰“添倉”。鹹於室隅邃處燃燈,名曰“照鼠嫁”。

2.山西臨汾地區臨汾縣據《臨汾縣誌》(卷10,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6卷,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正月二十日,家食煎餅,名曰添倉,夜不張燈,俗呼為“鼠娶婦日”。

3.山西臨汾地區吉縣據《吉縣誌》(卷8,民國間鉛印本),內容同上。

4.山西運城地區芮城縣據《芮城縣誌》(卷16,民國十二年鉛印本):舊曆正月二十日,夜不燃燈,曰“鼠嫁”。

(十四)正月廿二

1.河北昌黎據《秦皇島市民間文學卷》,昌黎一帶正月二十二鼠娶婦,開春生子。

(十五)正月廿四

1.天津據卞僧慧、濮文起輯《老天津的年節風俗》,傳說天津正月廿四夜是老鼠娶媳婦的日子,要早睡,不要打擾鼠嫁女,否則一年都會被鼠吵得全家不得安寧。

2.河北唐山地區永平縣據《永平府誌》(24卷,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正月廿四日,曰“鼠會親”。是宵燃燈,一歲作耗,故禁火。

3.河北唐山地區昌黎縣據《昌黎縣誌》(12卷,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二十四日,曰“鼠會親”。

4.河北唐山地區灤州據《灤州誌》(8卷,清嘉慶十五年刻本):二十四日,夜禁燃燈,曰“鼠會親”。

5.東北遼西地區錦西縣據遼寧民俗學家王光提供,李成立、萬桂芝夫婦講述:“陰曆正月二十四的下黑(晚上、夜裏),是耗子會親的時候,就是耗子娶媳婦。這天下黑不許點燈驚動它們。要不然,你捉勁(招惹、傷害)它一宿,它得捉勁你一年。這天大夥都是早早吃飯,早早睡覺。還有人說,聽著過耗子辦喜事吱吱喳喳的叫聲呢!”

(十六)正月廿五

1.河北唐山地區灤州據《灤州誌》(18卷,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二十五日,俗謂之“老鼠會親”。為黍飯以祀其神,夜則不舉燈火,而“填倉”之名以起。凡女之新嫁者,至日或前數日,母家溲米為團,以多為貴,持送女歸,謂婿家倉廩有為鼠所耗者,以此可填之,使滿也。

2.河北唐山市灤縣據《灤縣誌》(28卷,民國二十六年鉛印本):二十五日,俗曰“老鼠會親”(有關為婿家鼠耗“填倉”之說,與《灤州誌》所記基本相同)。

3.北京據王樹村引蔡省吾《北京歲時記》,正月二十五為填倉節,糧商米販致祭倉神。夜晚家家戶戶不點燈,且令兒童不說話,謂今晚老鼠娶親。

4.天津據王樹村《老鼠嫁女》一文說,正月二十五日,人們把這天作為老鼠成親的日子。到了這天,家家戶戶都不許點燈,好讓老鼠嫁娶儀仗平平安安地過去。

5.四川開江據《四川開江民間文學資料集》,四川開江縣中心鄉71歲農民陳玉坤講,正月二十五是鼠嫁女日,家家不許點燈,讓嫁鼠的儀仗平安過去。

(十七)二月初二

浙江金華據吳裕成《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引,浙江金華一帶民間,舊時以二月初二為“老鼠嫁女日”。這一天,家家炒黃豆,拌以紅糖,撒於屋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