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各地的鼠婚俗信(1 / 3)

鼠婚又稱鼠嫁女、鼠納婦、鼠娶親、鼠添箱、鼠會親。據資料記載,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嫁鼠的習俗,時間大約定在臘月二十三到二月初二,各地的日子不一。我國各地的鼠婚俗信,大都有固定的時間、地點、嫁鼠的習俗和禁忌。現把各地的鼠婚俗信按時間順序列舉如下:

(一)臘月二十三

1.陝西商洛地區據《孝義廳誌》(卷12,光緒九年刻本):(臘月二十三)是日不動磨,婦女是日不用針,夜間俱早睡,俗雲“老鼠嫁女”,見則次年多鼠害。

2.山東地區傳說臘月二十三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舊日嫁女叫做“送閨女”、“出門子”,要把老鼠嫁走。

(二)臘月二十四

1.鄂西建始縣土家族鄂西古曆臘月二十四為鼠嫁女日,人們一整天都忌諱推磨子和舂碓。

2.湖北漢口據《漢口小誌》(不分卷,民國四年鉛印本),俗雲是夕鼠嫁女,人不得久坐喧鬧,士女皆輟業,雲恐聒鼠,得一年鼠聒。

3.湖北江夏據《江夏縣誌》(卷8,清同治八年刻本),二十四夜為“小歲”。是夕,俗謂“鼠嫁女”。家以麵餅、紙花置暗處,雲為“添箱”,不舂不磨,恐驚之則一歲擾人也。

4.四川廣安據《廣安州新誌》(43卷,民國十六年重印本),(十二月)二十四日,具饌祀先祖,家人團坐飲福,曰“過小年”。夜插花彩,設果燭暗處,曰“鼠嫁女”。

(三)除夕

1.浙江杭州據清梁玉繩《清白士集?嫁鼠詞自注》:俗傳除夕鼠嫁女,竊履為轎。

2.浙江杭州據清範祖述《杭俗遺風》:除夕夜,分歲後,每家取剩餘雜食少許,置盤中,使之燒殘燭頭,安頓廚下或壁角間,俟鼠食之,名曰鼠糧。俗謂如是,則鼠一年不致毀衣物,又名“老鼠做親”。

3.浙江蘭溪據浙江蘭溪流傳《老鼠取稻種》故事說,古時候,鼠為人從天上尋回稻種,人為了報答鼠,約好除夕夜鼠嫁囡時,以佳肴敬鼠。

4.江蘇常州地區武進縣據《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卷95)記歲除禮俗:喂鼠飯,飯一盂,益以魚肉,置之奧窖處,而祝之曰:鼠食此,毋耗吾家。

5.江蘇蘇州據蘇州民俗博物館編《蘇州民俗》:除夕,小孩每不能隨人不寐,家人多以是夜老鼠做親哄之。

6.江蘇蘇州據張道一、廉曉春《美在民間》,舊時蘇州賣《老鼠嫁女》年畫的小販唱道:“年三十夜裏鬧嘈嘈,老鼠娶親真熱鬧。”

7.江蘇吳縣據《吳縣誌》(卷80,民國二十二年蘇州文新公司鉛印本):除夕……備鼠飯。

8.江蘇南京據《金陵歲時記》:“俗於除夕取花果食物,置臥房門楣上,謂之嫁鼠。”除夕夜,每家取剩餘糧食少許,置盤中,使之燒殘燭頭,安置櫥下或壁角間,候鼠食之,名曰鼠糧,又名之曰老鼠做親。

9.湖北江漢平原地區據《中國風俗辭典》,俗謂小除夜為鼠嫁女日,是日夜,家家以麵餅置暗處,簪花其上,故稱。戒舂米、磨麵,並囑小孩不可高聲喧嘩。民間以為驚鼠一日,則終歲為擾。當地諺雲:“你吵它一天,它吵你一年。”

10.湖北鍾祥據《鍾祥縣誌》:除夕……每室置燈,曰“照虛耗”。以花簪餅餌飼鼠,為嫁鼠,免鼠耗。

11.福建金門據《金門縣誌》(卷32):除夕,團年食餘,散僻處飼鼠,曰分年。祝曰:分年飽屯屯,大缸小甕屯。屯,滿也,是祈鼠卜求福庇,願望年成好。“分年”,顯示大年下中國人恩謝萬物的意識。

12.廣東佛山據《廣東民俗大觀》,廣東佛山的大年三十晚,是老鼠嫁女的吉日良宵。是晚,人們為鼠嫁女做好準備,家家戶戶把床底、櫃底、牆角打掃幹淨,在床底沿牆邊點上蠟燭,為鼠們的鼓樂隊、轎夫、新娘照明。鼠們的迎親隊伍,半夜十二點子時從床底出發。據說有人還隱約聽到鼠們的鼓樂聲、鞭炮聲和新娘的哭嫁聲。

13.貴州畢節地區仡佬族據《納雍民間故事》,貴州畢節地區仡佬族傳說灶王菩薩是管耗子的,灶王臘月二十三日上天,三十夜亥時才回人間,所以耗子都在臘月三十晚嫁女。

(四)正月初一

1.江蘇常州據《武進陽湖縣合誌》(卷36,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載:“(正月元旦)至晚不燃燈即臥,雲老鼠嫁女。小兒女乃以米團插花置鼠穴旁,雲送嫁。”又據《武進陽湖縣誌》(卷30,清光緒五年刻本)載:“(元旦)晚不燃燈而臥,曰老鼠嫁女。”

2.江蘇無錫據鍾敬文《中國民俗中的鼠》引,(江蘇無錫)正月初一晚早睡,對小孩說,早睡可聽到鼠嫁女。

3.江蘇無錫據清錢泳在《履園叢話?鼠食仙草》中記述明萬曆年間,千餘隻鼠食仙草變幻為小人,於正月初一夜,作婚嫁之狀,儐禮前具,奩具齊備,鼓吹大作,花光燈彩,一如人間。今邑中風俗,歲朝之夜,皆早臥不上燈,誑小兒曰“聽老鼠做親”。

4.浙江縉雲據浙江流傳的《老鼠結婚的日子》故事說,兄妹結婚時,太白金星把穀種撒在岩頭裏,是鼠把穀種取出來給人的,兄妹為了報答鼠,正月初一幫著鼠辦婚事。

5.浙江衢州市龍遊縣據劉曉華提供的資料,龍遊縣民間相傳正月初一晚為老鼠娶親日,有的因嫁妝不足,要拖一雙繡花鞋做嫁妝;有的因喜筵短缺,要背一些食品作菜肴,人若看見,切莫驚擾,以免妨礙老鼠成親。

6.山東沂源據《中國民間禁忌》,(山東沂源)正月初一,是日夜間忌點燈。否則,老鼠將泛濫成災。

(五)正月初三

1.廣東梅州據丘良任《竹枝紀事詩》,州俗,新年以鬆蠟作燭點年光,初三夜始熄,是為老鼠嫁女。清張芝田《梅州竹枝詞》四百首中有詞雲:“為燒蠟燭點年光,閃閃搖紅遍兩廂。卻怪初三鼠行嫁,偏教燈火熄蘭房。”

2.廣東梅縣據《廣東民俗大觀》,廣東梅縣客家地區農曆正月初三有點長明燈的習俗。傳說當晚是鼠嫁女的日子。入夜,要在廚房、穀倉、廳房各處點亮長明燈,讓老鼠行嫁時好走。

3.台灣據吳瀛濤《台灣民俗》,初三,俗謂鼠娶親日,入夜,提早熄燈入睡,並在家中撒鹽、米,稱此為“老鼠分餞”。台灣民謠: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

(六)正月初七

1.山東濟南據《濟南府誌》(清康熙三十一年)(卷9)《孟春正月》:董勳問禮俗曰: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馬,六日為牛,七日為人,八日為穀,九日為果,十日為菜。是日晴和則吉,陰慘則否,東方朔《占書》甚詳,而“人日”尤重。是夕不張燈,為鼠忌也,俗語謂之“貓嫁女”。

2.山東商河據《商河縣誌》(卷8,清道光十二年修,十六年刻本)卷一,內容基本與上例《濟南府誌》所載相同,也提到貓嫁女。

3.山東無棣據《無棣縣誌》(卷24,民國十四年鉛印本):人日,夜息燭,為鼠忌,俗雲為“貓嫁女”。

4.山東臨邑據《臨邑縣誌》(卷16,清道光十七年刻本):人日夕,不張燈,為鼠忌。

5、6、7.山東武定、惠民、青城據李萬鵬文章,《武定州誌》(鹹豐十年)、《惠民縣誌》(乾隆四十七年)、《青城縣誌》(乾隆二十四年)均有貓嫁女習俗的記載。

8.山東淄川據蒲鬆齡《聊齋詩集?人日》:靈辰剪彩古來興,閨閣訛言笑益增,此日相傳貓嫁女,兒啼嗚拍不張燈。

9.安徽安慶地區懷寧縣據《江南誌書》:懷寧縣,七日謂之人日。及暮,群小兒鳴金器,放火爆,自室以內達外,鹹雲逐毛狗。又婦女……炒豆粟粳米擲之室隅,以飼鼠,謂之炒雜蟲。又於此日禁言鼠事。

10.河北滄州地區吳橋縣據《直隸誌書》:吳橋縣正月初七日俗謂人七日。民間忌點燈,為鼠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