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手托鼠鼬的多聞天王與鼠神信仰(2 / 2)

其王遷都作邑,建國安人,功績已成,齒耋雲暮,未有胤嗣,恐絕宗緒。乃往毗沙門天神所,祈禱請嗣。神像額上,剖出嬰孩,捧以?駕,國人稱慶。既不飲乳,恐其不壽,尋詣神祠,重請育養。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狀如乳,神童飲吮,遂至成立。智勇光前,風教遐被,遂營神祠,宗先祖也……地乳所育,因為國號。

關於毗沙門天神所,《慧琳音義》(卷11)於闐條下注雲:“於彼城中有毗沙門天神廟,七層木樓,神居樓上,甚有靈驗。其國界有牛頭山,天神時來,棲宅此山。”

古代和闐(瞿薩旦那國)是一個崇鼠之國,其保護神和祖先神以鼠神為標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多聞天王手托鼠鼬,同時又是隨軍護法神、護軍神的象征。西域鼠神最引人注意的一個特征,就是它能調兵遣將,發揮鼠輩的咬齧天性,在戰爭中以咬斷敵軍的馬具、弓弦等為手段,從而立下了赫赫戰功。描寫唐天寶高僧不空的《不空傳》中有關鼠神助戰的記載最能說明問題。據說天寶中,西蕃、大食、康三國率兵圍西涼府,帝詔不空設法。不空手秉香爐,口誦密語,請毗沙門天王領兵解救,後安西告捷。毗沙門天是如何取勝的呢?且看書中的記載:

空秉香爐,誦《仁王密語》二七編,帝見神兵可五百員在於殿庭,驚問空。空曰:“毗沙門天王領兵救安西,請急設食發遣。”……城東北三十許裏,雲霧間見神兵長偉,鼓角喧鳴,山地崩震,蕃部驚潰。彼營壘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絕。

如果我們把《不空傳》的毗沙門天故事和鼠壤墳故事作一些比較,便可以發現,在西蕃等圍西涼府之戰和匈奴與於闐之戰中,鼠神參戰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其辦法同樣是把弓弦弩咬斷。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次戰鬥中,毗沙門天和鼠神扮演的是同一個角色。因此可以說,鼠神是毗沙門天的助手,也可以說,鼠神是毗沙門天的化身。毗沙門天王作為隨軍護法神和護軍神,在鼠神所建樹的功勳中得到了體現。

可以看出,手托鼠鼬的多聞天王既是財神,又是地方保護神、祖先神,在征戰連年的西域,同時又是隨軍護法神、護軍神。他手中的鼠便是他的神性的表征。

研究者認為,“鼠神之說主要流傳於中國西域一帶,天王與鼠神是親密的合作者,他們目的一致,利害攸關,在軍事行動上鼠神是北方天王的左右股肱。而毗沙門天與鼠神組成的畫像,則代表著印度佛教與西域風情的結合。”

西域鼠國是中國鼠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西域鼠國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西域鼠害之烈使鼠國的傳奇性曆千年而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