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7,《老鼠偷穀種》(流傳地:浙江麗水地區慶元縣),古時候,人不愛惜穀種,天神命布袋和尚把穀子收到天上。鼠到天上把穀種偷來,因此在排十二生肖時,鼠做大,坐上第一把交椅。這類因鼠偷穀種有功,因而在十二生肖中排了頭位的傳說,在浙江麗水地區雲和縣也有流傳。
例8,《老鼠、貓、狗和五穀的傳說》(流傳地:福建順昌地區),盤古開天後,鼠提出要給人引來稻種,條件是人種了穀子,要給它吃一份。鼠為了找稻種,學會了遊水、打地洞。鼠在天上找到稻種,全身沾滿穀粒往回走,到了海邊,它用一塊木板,劃著渡海,快到岸邊時,一個大浪打過來,身上的穀粒被衝走了,隻剩下尾巴尖上的一小截。所以現在的稻穀隻有鼠尾巴這麼多。
穀種在布袋和尚的乾坤袋中。鼠去偷來吃,因為吃得太慌,有幾粒穀子掉到人間,人才有了穀種。
例10,《虞舜開田》(流傳地:浙江金華地區武義縣),從前,虞舜開田的時候,野豬幫了忙,所以這裏叫野豬坡。開田以後,沒有穀種,鼠到大肚羅漢那裏偷來穀種。鼠有功,所以有嚐新的資格。
例11,《老鼠為什麼死不瞑目》(流傳地:廣東珠海鬥門縣),從前,地上沒有稻穀,穀子都在天上,鼠常到天上偷吃。一次,鼠不小心把幾粒穀子掉落人間,長出幾棵穀苗。人見了,精心培育,人間才有了稻穀。此後,鼠不必再到天上去偷了,便把人間的稻穀吃個幹淨。於是,人見了鼠便打。鼠覺得委屈,死了也不閉目。
例12,《雀鼠盜穀種》(流傳地:浙江紹興地區上虞縣),稻麥未熟,雀鼠先嚐新,這是種田人自願的,因為雀鼠有功。傳說古時候,一連三年天災,人間顆粒不存。雀打聽到王母娘娘的百寶箱裏有穀種,雀偷到了。但在回來的時候,在大山跌了一跤,穀種不見了。鼠的眼睛好,找到了穀種,因此對人有功。
例13,《鼠和狗的故事》(流傳地:浙江金華地區江山縣),鼠為人偷來了穀種,布袋和尚說鼠為人做了好事,尊稱它為“老鼠”,還祝它多子多孫。
例14,《老鼠打地洞的來曆》(流傳地:浙江金華地區開化縣),鼠從天上來,鼠離開天時,玉帝給了鼠一包穀子作幹糧。鼠很節儉,下地後才吃了一半,另一半給了人,說好收割後給鼠一半。人食言了,鼠去告狀,玉帝給了鼠一付金牙齒,讓它咬人的穀倉,又給了鼠鐵尾巴,用來打洞,人抓的時候好逃走。
例15,《老鼠死了不閉眼》(流傳地:山東青城),古時,隻有天上有糧,人間沒有。鼠住在天上,給人把糧從天上偷了來,叫王母娘娘打了一頓,被趕到凡世。鼠到人間以後,隨意吃糧。鼠的子孫叫人給打死了。鼠覺得冤枉,所以死不閉眼。
例16,《老鼠的金牙齒》(流傳地:廣東潮州佘族地區),很久以前,觀音娘叫鼠到番邦咬來穀種給農民種植,人才有飯吃。觀音娘叫農民每造(每次收獲)必須留一個田角的稻給鼠吃。後來人忘了,鼠向觀音娘訴苦。觀音娘給了鼠一付金牙齒,讓鼠隨便吃和啃。從此,鼠便成了人間的禍害。
例17,鼠為人類銜來樹種的神話在雲南哈尼族很有名。雲南猛海愛尼(哈尼支係)婦女的挎包,常見一種用綠、紅、白、藍、橘黃等多色絲絨刺繡的圖案。據調查者解釋,第一行代表太陽和月亮,第二行代表鼠,第三行代表人,第四行代表樹木,第五行代表河水,第六行是蛇,代表鬼魂。這個圖案繪製和記述了愛尼人的一個古老神話。傳說人類始祖鬆咪窩創造了天地以後,又造了太陽和月亮,然後派鼠從烏黑的天界到人類居住的地下,尋來種子播撒,培育出蔥綠的密林。後來人和鬼隔河分居,形成了勢不兩立的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