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被某些民族的先民認為是自己民族的祖先。他們把鼠看做自己的家庭成員,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丈夫或妻子、兄弟或姐妹。一些資料記載了人類曾經經曆過人鼠共處、人鼠通婚、人鼠變形的古老時代。下麵的例子把這個原始時代展現在我們麵前。
例1,《與熊虎蛇鼠毛蟲結婚的人》(流傳地:四川筠連縣高坪苗族鄉等地),烏約占和烏不占有五個女兒。五個女兒長到十七八歲的時候,她們的父母分別把他們嫁給了熊、虎、蛇、鼠、毛蟲,他們的子孫組成了熊氏族、虎氏族、蛇氏族、鼠氏族、毛蟲氏族。鼠和其他幾種動物分別成了他們的祖先。
例2,《牡帕密帕的故事》(流傳地:雲南瀾滄縣拉祜族),天神厄莎造了天地日月以後,幫助一對男女在葫蘆裏躲過洪水,從象征混沌的葫蘆中走了出來。這對男女生了十三對孩子,厄莎叫來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十二個動物,叫它們各自領一對去撫養。厄莎又說:“你們誰養大的誰取名。”這樣,鼠養大的男孩叫紮發,女孩叫娜發。他們是鼠和人的後代,鼠是他們的祖先。
例3,《龍神人祖》(流傳地:雲南鶴慶、劍川縣白族地區),傳說最初的人希妞和彭蝦長得不像今天的人,他們頭上長著一對馬鹿角,腦殼像牛頭,渾身長鱗又披毛,嘴像豬嘴,還吐出一對獠牙,脖子像蟒頸,手像鷹爪,腳掌像虎掌,行走很不方便。其他動物很同情他們,每個都拿出自己身上的一種器官,為他倆改變相貌。鼠把自己的皮衣換給他們穿,黃牛用自己的頭換下他倆的頭……就這樣,希妞和彭蝦變成了秀秀氣氣的人。他們為了報答動物們,同它們結為弟兄,自己甘願做小兄弟,答應養活它們一生,鼠等十二種動物是人的兄弟。
例4,鼠變形與人交或與人婚之說廣泛流傳於台灣的少數民族神話。如本章第四節例4中說,鼠幫助少女種地,這些鼠是少女的丈夫。又如《生蕃傳說集》所記的一則鄒族傳說中說,古時有一美少年,每晚去找某女。一夜,少年約女隔天到田裏相見。到時,女不見少年,隻見一大鼠在咬草根,女拿起大棍拚命打鼠。當晚,少年來時,女埋怨其失約,少年也指責女子無情追殺。女的才知少年原來是一隻鼠。
例5,據夏本奇伯愛雅在《釣到雨鞋的雅美人》中所記的一則台灣雅美族傳說中說,一孤兒一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他的父親告訴他,過幾天有一隻大白鼠來領他到一個好地方,這隻白鼠就是他的父親。果然,白鼠把他領到了一個地方,見到了他已故的親人,他們送給他三隻狐狸作禮物,醒來的時候孤兒看到狐狸就在身邊。故事中的白鼠是男孩父親的化身。
例6,據瀨野尾寧等所著《蕃人童話傳說選集》所記,台灣少數民族地區流傳一則名為《小孩與鼬鼠》的傳說。從前,一家人在堆放玉米殼的地方,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撥開玉米殼一看,發現一對嬰兒,他們正要把小孩抱走,一隻鼬鼠跑來咬他們。後來他們設法把嬰兒抱回家,鼬鼠也來到小孩身邊,過了五六天就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