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驢子”美國留學的打工生涯(2 / 2)

挺搞的是,小驢子和語言中心簽完合同後,參加了他們組織的歡迎宴會。在吃飯前的歡迎致辭中,被老板當作老師介紹給在場的學生,她還裝模做樣地站起來向大家揮手致意,坐下好一個偷著樂。

工作二:教授中文,潛力發揮超乎想象

小驢子的第二份工作也是老師,不過是教授中文,授課對象是一群從小被美國人收養的中國孩子,平均年齡不過10歲。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小驢子擔心了一晚上,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說不如讓她去刷盤子呢,這樣的工作太有挑戰性了。老爸電話裏安慰她:“那有什麼,你就用英語給他們講,這是橫,這是豎。”本來就很緊張地小驢子越發鬱悶,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不會用英語說“橫、豎”。

第二天硬著頭皮去,見到校長才知道,今天許多家長來聽課,小驢子帶的班級有8個學生,5個學生家長要聽課,還有的是專門從另一個州趕過來的。她瞬間崩潰,連買飛機票回國的心都有了。但是小驢子是打死都不肯承認自己不行的人。一邊裝模做樣地和家長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一邊心裏嘀咕著:“大媽,我的英語還沒你家孩子好,要不你也把我收養了吧。”

但事實證明,小驢子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家長的一致認可。上課之前,小驢子打印了一些彩色圖片做為開場白。有長城、故宮、熊貓、千手觀音之類的。這些孩子對中國的了解出乎小驢子的預料。第二個版塊是數學,她設計的是根據千手觀音來做遊戲,將8個人分成兩組,並講了遊戲規則:當她用中文說一的時候,擺出第一個觀音的手勢,再說二,逐漸把手抬高,然後是三四五。最難講的是聲調,美國人認為中國人說話像唱歌似的。小驢子顯示出她那大智若愚地智商來的,她先做出飛機的姿勢,告訴大家這是一聲,然後斜著胳膊,這是二聲。彎著胳膊是三聲,偏向另一邊是四聲。

課間休息時,小驢子趁機了解了一下每個孩子的樂趣。在和校長的交流中,小驢子才知道,她所帶的這個班級是難度最大的,許多孩子有心理障礙,因從小看到自己與周圍的孩子不一樣,漸漸變得不愛說話。小驢子的授課方式深得孩子們的喜歡,家長一直稱讚她“Did a good job”。小驢子對這份工作也很上心,常常備課到淩晨兩、三點。漸漸她的工作做得更加得心應手,校長竟然和她說起了出書事宜,小驢子感到一個字“扯”,驢子都能出書了,世界還不得倒個個兒?

在去美國之前,小驢子就心有惴惴,擔心去美國適應不過來。但一起的大姐姐就安慰她:“其實一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順其自然就好,做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奇跡。”驢子出書驗證了這一番話。

小驢子的第三份工作真是得來不易,前後考了三次才成功上崗。前兩次均以不及格告終,也正是這兩次的不及格使她的人生更加完美,因為她在國內從來沒有考試不及格的光榮史。她的第三份工作是在學校的recreation center 做floor supervisor,翻譯成中文就是擦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