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鳳姑娘,此時父母終天之恨,已是無可如何;不想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忽然來了個知疼著熱的世交伯母,一個情投意合的義姊,一個依模照樣的義妹;又是嬤嬤媽,嬤嬤妹妹,一盆火似價的哄著姑娘。姑娘本是個性情高曠的爽快人,不覺一時精神滿足,心舒意暢,高談闊論起來。那時雖是十月天氣,山風甚寒,屋裏又生上火。須臾,點起燈來。那鋪蓋包袱,也都取到。那位姨奶奶又送了些零星吃食來。褚大娘子便都交給人收拾去,等著夜來再要。便讓安太太上了炕,又讓何、張二位姑娘上去;因向安太太說:"我在左邊,給你老人家擺一隻鳳凰,右邊給你老人家擺一隻鳳凰。"她自己卻挨著炕邊坐了。除了玉鳳姑娘不吃煙,那娘兒三個,每人一袋煙兒。安太太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心下十分歡喜,大家便圍爐閑話起來。安太太道:"真個的你家這位姨奶奶,雖說沒甚麼樣兒,可倒是個心口如一的厚實人兒。我看你們老人家這樣的居心行事,叫那姨奶奶,怕還給他養個兒子定不得呢?"褚大娘子道:"那敢是好。我也正盼呢!隻是我父親今年八十七了,那裏還指望得定呢?"張姑娘道:"不然,那姨奶奶自己知道,她告訴我說,他家老爺子,命裏有兒子,她還要養兩個呢!"安太太道:"這兒女的數兒,她自己那裏定得準呢?"張姑娘忍不住笑道:"我也是這樣問她來著,她說是劉鐵嘴告訴她的;我也不知劉鐵嘴是誰?沒敢往下再問。"大家聽了,早已笑將起來。褚大娘子便告訴安太太道:"這是她來的那年,我叫了個瞎子給她算命,要算算她命裏有兒子沒有。那瞎子叫劉鐵嘴,說了這麼句話,她就記住了這句話;要是叫她記住了,她肚子裏可就裝不住了,就這麼個傻心腸兒。"玉鳳姑娘道:"我可就愛她那個傻心腸兒。隻是怕她說話;她一說話,我不笑她,我憋的慌;我笑她,我又怕她惱。"褚大娘子笑道:"人家可不懂得怎麼叫個惱哇!"說著,大家又笑了一陣。
一時戴勤進來,隔窗問道:"請示太太和大奶奶,還要甚麼不要?外頭送鋪蓋的車,還在這裏等著呢。"安太太道:"不用甚麼了。你沒跟大爺去嗎?"戴勤道:"老爺留奴才在這裏侍候的。"玉鳳姑娘聽如此說,便隔窗叫他道:"嬤嬤爹,你先去告訴了話進來,我再瞧瞧你。"戴勤走了進來,又重新給姑娘請安,也問了姑娘幾句話。姑娘一時想起當日送靈回京的話,又細問了一番,因道:"你們走到那裏,就遇見這裏老爺的人了?"戴勤道:"走到德州。"姑娘道:"他們岸上走,你們河裏走,怎知道就是咱們的船呢?"戴勤道:"姑娘問起這件事,竟有些奇怪,真是老爺的靈聖!頭夜大家就知道,這裏老爺差人接下來了。這一日晚上船靠了德州碼頭,點燈後,他們裏頭在後艙睡了。奴才和宋官兒兩個,便在老爺靈旁,一邊一個打地鋪也就睡下。睡到三更多天,耳邊隻聽說老爺叫,那時也忘了老爺是歸了西了,就連忙要見老爺去。及至一看,老爺就在當地站著呢!奴才一時認不出來了。"姑娘道:"你怎麼又會不認得老爺了呢?"戴勤道:"隻見老爺穿戴,"不是本朝衣冠;頭上帶著一頂方頂鑲金長翅紗帽,身穿大紅蟒袍,圍著玉帶,吩咐奴才說:'安二老爺差人接我來了,你們可看著些,莫要錯過,去叫他們空跑一趟。我上任去了。'奴才就說:'老爺那裏上任去?怎的也不接太太和姑娘同去?'老爺道:'太太就來的;姑娘早呢!我不等她了。'說著往外就走。奴才急了說:'老爺怎的不等姑娘同去?我們姑娘,此時到底在那裏呢?'老爺把袖子一甩,向我說:"好糊塗!我見不著姑娘,隻怕你就先見著了,此時何用問我?"奴才見老爺生氣,一害怕就嚇醒了。原來是一場夢,忙著叫宋官兒,隻聽他在那裏說睡話,說:'我的老爺子,你是誰呀?'及至把他叫醒了,問他,他說見一個人,打扮得和戲台上的賜福天官似的,踢了他一亂子腳說:'你這東西,睡的怎麼樣死!'奴才正告訴他這個夢,隻聽得外麵好象人馬喧鬧的聲兒,又象鼓樂吹打的聲兒,隻恨那時膽子小,不曾出去看看。奴才就和宋官兒說:'這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天亮時咱們且別開船,到船頭看看,到底有人來沒人來?'誰想這裏老爺果然就打發梁材他們來了。姑娘想,這可不是老爺顯聖嗎?"這位姑娘可從不信這些鬼神陰陽的事,便道:"老爺成神,怎的不給我托夢,倒給你托起夢來?不要是你那一天吃多了酒罷!"安太太道:"大姑娘,你不可不信這話。他們一到京就說過,你大爺還和我說:'何老爺那樣一個聰明正直的人,成了神也是有的事,隻可惜他不知成了甚麼神了?'這神佛的事,也是有的。"姑娘是將信將疑。戴嬤嬤笑向安太太道:"我們姑娘,從小兒就不信這些。姑娘隻想,要不是有神佛保著,怎麼想到我們今日都在這裏見著姑娘啊!太太還記得老爺來的頭裏,叫了奴才娘兒兩個去,細問姑娘小時候的事情,那時奴才隻納悶兒。誰知老爺早已知道姑娘的下落,連奴才們也托著老爺、太太的福,見著姑娘了,真真是想不到的事!"玉風姑娘問道:"老爺怎麼問?你們又怎麼說的?"隨緣兒媳婦便把那日的話,說了一遍。姑娘道:"我不懂你們,有一搭兒沒一搭兒的,把我小時候的營生,回老爺怎麼!"褚大娘子道:"罷咧!罷咧!連你那拉青屎的根子,都叫人家抖翻出來了;別的還有甚麼怕說的。"說得大家大笑,她自己也不禁伏在安太太懷裏,吃吃的笑個不止。
從來說,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隻這等說說笑笑,不覺三鼓。褚大娘子道:"不早了,老太太今日那麼早起來,也鬧了一天了,咱們喝點粥,吃點東西睡罷,明日還得早些起來,隻怕他們這裏遠村近鄰的,還要來上祭呢!"說著隨意吃些東西。盥漱已畢,安太太和何玉鳳姑娘,便在東間南炕,褚大娘子和張金鳳姑娘,便在西間南炕睡下;戴嬤嬤母女和褚家帶來的四個婆兒,都在後麵兩個裏間分住;本村的幾個村姑村婆,也各各的分頭歇息。這裏他娘兒們、姐兒們,睡在炕上還絮絮的談個不住。讀者,你道怎的蒼狗白雲,天心無定;桑田滄海,世事何常。這青雲山分明是淒慘慘的幾聞風冷茅簷,怎的霎時間變作了暖溶溶的春生畫閣?都隻道是這般人第一個歡場,那知恰是這評話裏第二番結束。這正是:但解心情憐骨肉,寒溫首苦總相宜。
那何玉鳳和安老爺怎的同行?何玉鳳和鄧、褚兩家怎的作別?下回書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