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 胡縣官糊塗銷巨案 安公子安穩上長淮(3 / 3)

這裏李老、韓七早晚喝著車輛動身,安公子也上了牲口,仍舊背上彈弓同行。他一行人這才把心放下。安公子在驢兒上,心中著實感念十三妹,口中不言,心內暗想道:"再不想那等一個小小女子,有許大的聲名,偌大的神通。隻是我看那班人的仗俠氣概,大約本領也不弱,為何如此的敬重這位十三妹姑娘,是何原故呢?"李老、韓七二個,路上真個小心謹慎,不辭勞苦,不但安公子省了多少心神,連張老也省得多少辛苦。沿路上並不是不曾遇見歹人。不是他們二人勻一個遠遠的先去看風,就是見了麵,說兩句暗語,彼此一笑過去。果然不見個風吹草動。不過一日,已近淮安地界。那截江獺、避水蛟兩個,攏住牲口,向安公子道:"前麵再二十裏,就是淮安府府城東關裏了,我們不好前進,告稟公子,我們回去了。"安公子聽說,先道了他二人的一路辛苦,又囑咐上複他家寨主;回手便向車上取下兩封銀子來,每人五十兩,給他們作盤費。兩人那裏肯受,齊聲道:"這個斷不敢領。一則呢,是十三妹姑娘的委派,再我們頭領也有言頭裏。隻要公子日後見著十三妹姑娘,說我們兩個這一趟還不算藏私偷懶,我們這臉上就沾了光了。"說著,一個認鐙跨上騾子,那個把邊套擄繩搭在騾子上,騎上那頭羼騾子,一直的向北去了。

安公子隻得將銀子收好。因向張老道:"不想這強盜裏邊,也有如此輕財仗義的。"張老道:"姑爺,俗話兒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沒有好人哪?就是強盜裏也有不得已而落草的。"翁婿兩個,一路閑談,已繞到東門關廂。那府城的地麵,本與小地方不同,又有河台大人駐紮在此,那繁華熱鬧,也就不減一個小省分的省城。隻見兩邊鋪麵,排山也似價開著,大小客店,也是連二並三。張老同安公子便找了一座小店,安頓家眷行李。那張家母女二人,進店下車,先張羅洗臉梳頭,預備好去叩見新婆婆,會見新親家。安公子向張老道:"泰山,你老人家張羅行李罷!我可要先打聽母親的公館在那裏去了。"張老說:"這是要緊的,這裏交給我。"安公子隨即出來,到了櫃房裏。隻看那掌櫃的是個極善相的半老頭兒,正在櫃房坐著,麵前桌上,攤著一本帳,旁邊擱著一麵算盤,算著帳目呢!見了安公子進來,起身道:"客人要什麼?"安公子拱了拱手道:"借問一聲,有位安太老爺家眷的公館,在那條街上?"那掌櫃聽了,把安公子上下一打量,問道:"客人,你問的可是那承辦高家堰堤工冤枉被參的安太老爺的家眷麼?"安公子點頭道:"正是。"那老頭兒未曾說話,先咳了一聲道:"你還要問他的什麼公館這話兒來!真真叫人怒發衝冠,淚珠滿麵!"一句話把個安公子嚇得目瞪口呆,忙問:"卻是為何?"那老頭兒才拍著板凳道:"客人你且坐了,等我慢慢的對你講。"這正是:不是雷轟隨電掣,也教魄散共魂飛。

畢竟那掌櫃的老頭對安公子說些什麼話來?下回書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