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可以擴大我的網絡。
一場大雨衝毀了山區的一段道路,打亂了我原計劃到大嶺縣調研的工作安排。臨時改為到市物資總公司調研。市物資總公司是市物資局改製為企業後的名稱。計劃經濟時代,物資局掌管著生產資料和物資供應,是政府最熱門的大局。實行市場經濟後,資源的配置由市場來決定,早先熱得發紅的物資局也冷卻下來,物資局退出政府序列,改為企業,更名為物資總公司。改名容易改製難,名雖改了,由於計劃經濟體製的慣性以及物資公司的內部機製、結構的不適應性,各地物資總公司名下的煤炭公司、生產資料公司、建材公司以及物資係統許多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紛紛敗下陣來,倒的倒,垮的垮,殘喘的殘喘。我想象中,濱海物資總公司好不到哪去。
來到物資總公司,走進濱海物資局辦公大樓,映入眼簾的是大樓內部裝修的豪華氣派和擺放廳堂中的名貴花木,我對困難情況下的奢華大為不滿。
因為事先沒有通知,物資公司總經理梁思奇,對我的突然到來顯得有些緊張。梁思奇身材矮小,尖嘴猴腮,一副猴相,握手時我對梁思奇一臉諂媚。
我毫不客氣說:“一進門我就發現,物資公司很氣派啊!”
梁思奇滿臉堆笑:“現在的人做買賣要門麵,我這也是裝樣給別人看。”
我心想,先放著豪華不說,等聽了彙報後再說。然而這位其貌不揚的總經理的彙報,卻讓我感到振奮和激動。梁思奇口才極好,侃侃而談,整個彙報簡捷明快,內容詳實,條理清楚,數字準確。物資總公司下屬的建材公司、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物資貿易公司、商貿城、房地產公司個個盈利,經營情況良好。原有的幾家工廠改製出售,成為民營企業,沒有留下任何包袱。公司總資產比改製前淨增了四倍。我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物資公司總經理,決定好好和他談談。
我一改嚴肅的表情,笑著說:“我一進你的辦公樓,首先看到豪華的裝修和名貴花木,我本想等你彙報到物資公司困難重重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好好訓斥一下你。沒想到物資公司前景一片光明啊。”我把談話改為聊天。一旦進入放鬆的狀態,我發現梁思奇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梁思奇一邊抽煙一邊回憶,抽煙的表情十分痛苦。
梁思奇說:“我今年五十四歲。高中畢業那年十八歲,到生產資料公司先當倉庫保管員,後來當采購員。當時全國的生產資料物資十分匱乏緊張,為了搞到緊俏的物資,我全國各地到處跑,滿天飛。求爺爺,告奶奶,請客送禮,拉關係,走後門。那時誰能搞到物資,誰就是發展當地經濟的功臣,因為我搞到的物資多,被提拔為科長,後來又提拔成生產資料公司經理,最後當上了物資局副局長、局長。你看我這模樣,全是計劃經濟年代留下的後遺症。常年在外跑,吃不好飯,加上喝酒,胃腸搞壞了,落下這副猴相。為了討好掌握物資的人,我整天對人捧著個笑臉,對方白眼越大,我笑得越賤。直到現在,我一笑還是一臉的賤相。”
我笑著說:“我可沒這麼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