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都不用,我不成光杆司令了?我說:“關鍵是怎麼用。如今就是這風氣,昏官怕丟烏紗,能吏怕吃虧,誰都想升官,你我有什麼辦法?讓他們活動個夠。他有千條萬條,我隻看工作一條。”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劉永華說:“黨委部門這一塊幹部調整我聽你的,政府部門的幹部怎麼調?你可得想好啊。”
在濱海市委班子成員中,我最放心的就是市委常務、專職副書記劉永華。劉永華曾任師政治部主任,大裁軍時轉業到地方,在官場穩紮穩紮,雖然人年齡大了,但是人品端正,一身正氣,敢於直言,特別的正統,甚至有些呆板。劉永華最看不慣楊雨林的作派,楊雨林對劉永華也敬而遠之。但我心裏非常清楚,劉永華思想偏於保守,靠他是不可能完成迅速把經濟拉入第一方陣任務的,工作必須依重於楊雨林這樣一批能人。然而,劉永華對我的工作全力支持,又看不慣楊雨林,這對楊雨林是有力的製衡。上級對於下級就是這樣的,既想用他,又要控製得住他。
部委辦局和縣級領導班子的調整,曆來是地方最敏感的問題,仕途升遷是官場的首要大事,為官者成敗榮辱全係於此。任人唯賢則昌,任人唯才則興,這對我同樣重要。幹部問題不但關係事業成敗,而且可以影響一地民風。現今的幹部管理製度還是上級任命製。基本程序是:領導提名,組織考核,集體研究決定。這幾年的變化無非是在組織考核過程中增加了一項群眾評議和公示的內容。選拔、調整幹部的關鍵是領導提名,沒有領導提名,無論你如何的優秀也不可能被提拔任用。具體操作過程是:市委主要領導要任用或提拔某人時,一般都要事先和分管一條線的常委班子成員進行溝通協商。分管一條線的班子成員如果想提拔某人,必須事先征得市委主要領導的同意,然後提交組織部進行考查。組織考查獲得通過後,最後提交市委常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任命。這一過程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提名前的私下溝通協商是關鍵,其它過程隻是必要的形式。既然提名前私下溝通協商是關鍵,以人劃線和任人惟親就不可避免。我當然知道其中奧妙,所以,在調整幹部之前。我除了親自考查以外,還要爭取班子成員的支持。現在黨委部門幹部調整的主導權已經掌握自己手中,隻要和劉永華溝通一下就可以。關鍵是政府各委、辦、局領導班子的調整,必須和楊雨林和兩個副市長協商一致。在這個問題上我思之又思,慎之又慎,因為調整的成敗直接關係今後的工作成效、關係班子的團結。經過反複思考,我定下這次調整要達到的三個目標。一要從工作需要出發,把一批有能力、有工作熱情、有創新精神、敢於負責的幹部調整到重要的崗位上來。二要盡可能打破原有的派別派係,同時還要維護班子的團結。三要通過調整,建立起基礎廣泛歸屬於自己的派係,鞏固自己的核心地位。以前在鬆縣當縣委書記,我也試圖建立自己的派係,但是失敗了,這次我分外小心。
在專門研究幹部問題的常委會開會之前,我決定找楊雨林談一談。我給他打電話:“雨林,上山看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