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震驚了。
首先是他們看到了一條寬闊筆直的雙向六車道泊油路,黑油油的路麵,在平整的地麵上,分外奪目。武大郎家那50棵銀杏樹,就栽在道路兩邊。綠葉子已經發出來了,這讓這條路比較耐看。
“這條“非”字型的主幹道,是茂林新區的骨架,它貫穿了新區“居住、學校、醫療、貿易、碼頭、工業”六大功能區,全長5.3公裏,同時,它連接了茂林區3個鄉鎮的交通,強化了茂林鎮在6個鄉鎮中的中心鎮地位.....”我一麵介紹,一麵觀察著大家的反應。
我使用的是一種沉穩的語氣。
一種成竹在胸的氣質,包裹著我,這竟讓大家忽略了我的職務,仿佛我才是這片天地的主宰。
“目前已經建設完成的有茂林居民區的A、B、C、D四個居住板塊,請大家這邊來.....”我把大家引到已經修好的那3000戶居民樓。
其實這裏是可以開車過來的,然而,這裏肉眼看確實很氣派,但是如果開車,那就沒什麼看頭了——車的速度是多快,這點距離,人家眨眼就過了,根本就沒什麼印象。所以我得讓大家走路。還有,舊區的破敗也是必須的,不然新區這點點的成績,如何才能凸顯?
人是喜歡對比的動物。任何人看了老區,再來看新區,都會印象深刻,如果隻看新區,那就沒這種感覺了。
“”新總得有“舊”來作為陪襯和對比。
“茂林新區目前在建的,有一棟政府辦公樓,一座醫院,一座三星級酒店,還有一所占地150畝的省一級中學.....”我引著大家夥,在新區裏麵轉圈,邊轉邊忽悠。
易樹槐上次來了以後,吳江等人並沒有來過。這主要是因為,回龍新村到茂林鎮正在修路,輕易來不了。其次是有曲冰等人一直駐守在茂林鎮,大家以為有什麼情況,曲冰會通報。然而,曲冰顯然並沒有向任何人報告過茂林鎮的變化,所以大家從沒想過茂林鎮可以在短短的兩個月不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起碼是外貌變了。
不是曲冰不想報告,而是她被我蒙蔽了雙眼。
藍根等人,已經被我改編成了紀律部隊,我給他們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創衛辦:他們除了維持日常的清潔衛生,也被我要求成為新區看守。我給他們的命令是,沒有我的同意,不管是誰,嚴禁進入茂林新區這個施工重地。這既是我從安全角度出發的命令,也是我做的保密措施。他們下一步將承擔的任務是,對新區進行創衛,保持其清潔衛生,起碼不能在街上見到隨地大小便。
一座城市建設不難,難在管理,特別是一座農民聚集的城市。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要變成市民,起碼需要整整一代——這裏指的是素質,不是戶口。那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