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做忠良(2 / 2)

“若是鄭伯父希望後半生和樂,倒不如和歐師傅遷去楚國。”伯嚭突然開口說道。

“賢侄有何見解?”鄭父頗感興趣的說道。

“並非我是楚人自賣自誇,況且在那裏我已無親人隻有舊恨。”伯嚭頓了頓,“但若為您考慮,楚國自東周分封以來便是大國,雖說十年前被吳國攻破,但最近楚國元氣正在恢複,近十年必不會有戰事。如今的楚王羋珍禮賢下士,伯父和歐師傅去了或許還能一展長才,不用像現在這樣埋沒於鄉野。我去年冬天去郡中和其中的縣長攀談,聽說一事,越王讓身邊的護衛騎在野豬上在獵場亂跑,他自己則蒙上眼睛聞彘音扔匕首刺之,但絲毫不顧身邊人的死活。此人有沒有治國之才還不能說,越國國勢嚭亦不敢斷言,但耽於酗酒打獵,罔顧性命,可知此人並非仁君。伯父和歐師傅不如早作打算。”

“你說我們時講的頭頭是道,那你小子就甘心窩在這窮山溝裏和我個老匹夫委屈一輩子?”歐老頭兒斜了一眼伯嚭。

“您雖沒說過,但是您教我采礦、量礦質、配礦、澆蠟,燒炭鍛材、火候比例這些東西我哪個都沒少學,嚭雖不濟,承了您的本事,早已認了您做師傅,這裏山清水秀,您若是想在此終老,嚭便在此一直侍奉。可若是將來出將入相,實不相瞞,家中曾有族人憂國憂民卻不得善終,嚭不願重蹈家中先人之轍,因此寧為佞臣也不做忠良。”

說完這話的時候,鄭旦在伯嚭的臉上看到了他不常示於人前的嘲諷的嘴角。

歐老頭兒卻沒發火兒,也沒笑話他不自量力想去做將相,哈哈大笑,聲音大得要震破了屋頂,一巴掌拍在伯嚭背上,把他拍了個踉蹌,“就喜歡你最後那句,你早這樣不強多了,成天端著一臉笑,老頭兒我看著都累得慌,就跟你鍛農器的時候偷著往料裏加炭我不知道似的。但是你沒坑過我們,所以老頭兒我就當沒看著,以後你愛算計誰算計誰,別把我手藝丟了就行。”

鄭父撫掌大笑,對伯嚭說道,“還不快叫師傅。歐師傅本打算這輩子不收徒弟的。”

伯嚭把歐老頭兒的胳膊從自己背上拎走,“師傅,再這樣力度打幾次隻怕徒兒就帶著您教我的手藝先去給閻王做工了。”

鄭旦覺得不公平,“老頭兒,我給你幹了這麼多年活兒,你這心眼兒偏得忒歪了。”

歐老頭兒揮揮手,“你個小丫頭片子還想要啥,以後還真要扛個鋤子拎個斧頭在采冶場裏蓬頭垢麵啊,教你個基本功都練不紮實,還要這要那的。”又對伯嚭說道,“我這手藝保證你這輩子餓不死,若是娶不著媳婦兒,這丫頭估計也難嫁出去,實在不行你倆湊活湊活得了。哎喲我說你小子,你上哪兒去找我這麼靠譜的師傅去,包吃包住包教包會還包你娶老婆。不過有一事,我教你鑄工,但是再多的你小子別再琢磨,鍛煉兵刃的東西你別想學,也別求,求我也不教。我把話說開了,以後再讓我發現你偷著進倉房拿旦丫頭用過的那些劍瞎琢磨,小心我拿鐮刀削了你的腿。”

伯嚭自覺自己做事不留痕跡,不由得暗忖這老頭兒怎麼知道的,嘴上卻連連稱是。

鄭旦本來正被生氣自己被歐老頭兒亂指派,卻頭一次看見伯嚭百思不得解的模樣,不由笑話他,“真是一物降一物,沒什麼好奇怪的,老頭兒能跟劍說話,那上麵多個指頭印兒他都能猜出來是豬的還是你的。”

伯嚭被鄭旦損了一道,礙於長輩在不好和她較勁,隻是嘴角又微挑的勾人,“師傅自然厲害著。旦丫頭不用說我也知道,那劍既是你用過的,當然少不了你的指頭印兒。”

眼看鄭旦按耐不住要鬧起來,鄭父趕緊把她扯過自己身邊,帶著她告辭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