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受益終身03(2 / 3)

而現實生活中,由於長期存在著的學習壓力大、相關體育教育缺乏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青少年的體育鍛煉的時間難以保障。現在的青少年很多都不愛活動甚至路都不願走,而且身體還總覺得累,上課老走神也打不起精神來。古人曾說過“日行百裏”,這與之很不相稱,因為人類體型的結構一般是按步行來進行設計的。如今,青少年的體育現狀禁不住要我們為他們擔憂。

現在在我國導致青少年不能參與廣泛的體育活動的原因有一下四點:

①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用於文化課學習,來應對應試教育,體育鍛煉被忽略。

②一些孩子沒有養成鍛煉習慣,吃飽了之後就坐著不動。

③現在吃喝玩樂的花樣太多了,孩子們都忽視了體育鍛煉。

青少年時期是身體迅速發展變化時期,同時這一時期也為身體的生長、發育、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如果這個時候培養好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就會為一生的健康幸福創造了十分豐裕的條件。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有以下好處:

①積極參加鍛煉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體育鍛煉可以使個體的整個運動器官及輔助的運動器官得到全麵發展,這完全適應生物學中所說的“用進廢退”的原理。

②體育鍛煉可以很好地促進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體育鍛煉不僅助於骨骼生長,而且還能使骨骼變得更加堅硬,對人體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和保護的作用。

③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各個器官係統的生理機能,有利於心血管係統的提高,可以提高神經係統調節的能力。

④體育鍛煉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發展,提高青少年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

因此,“體育是培養合格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讓青少年朋友積極地參加體育運動吧,讓他們通過體育運動,成為真正能夠支撐祖國和民族未來發展的脊梁。生命在於運動,健康離不開運動。古語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同樣,人體各器官的係統“動則興,不動則退”,讓青少年培養起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從中來陶冶他們學習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情感,保證他們身心健康快樂地發展。

吃飯不挑個子高

現在大多數青少年是獨生子女,一些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受委屈,所以對於他們的偏食現象並沒有給予及時糾正,從而導致了他們不良飲食習慣的逐步形成,形成了他們體內鈣和鉻元素的日漸缺乏。孩子如果長期挑食,必然影響他們身高的增長,導致矮身材。孩子如果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就能使身體吸收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變得比較均衡,達到更高的營養價值,這在營養學上被叫作食物營養素的互補作用。如肉和蔬菜一塊吃,能提高鐵和維生素C的吸收率。所以要注意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偏食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免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

張靜是一名15歲的初二女生,平時吃東西的時候有挑食的毛病,很多東西都不喜歡吃,吃飯時如果沒有愛吃的某種特定的飯菜,就幹脆什麼也不想吃。為此,每當吃飯的時,爸媽就為此傷透了腦筋,現在靜靜的身高才有145厘米,身材矮小、麵黃饑瘦、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常常生病感冒,而且視力也越來越不好,近視400多度,常感到視疲勞。

孩子如果挑食、偏食,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會非常不利。挑食、偏食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歸納起來大概這麼幾點:

①孩子偏食容易導致營養的不良,身體抵抗力變低,容易生病感冒,摔跤容易骨折,長期挑食就會嚴重影響生長發育。

②如果孩子少吃或者不吃素食,過食大魚大肉,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

③偏食或挑食會帶來孩子因體內某些營養成分不平衡,可能會出現他們生理或心理異常的現象。

④孩子如果喜愛吃燒烤食品,體內就會因鈣、鉻等微量元素的缺少而影響視力,導致眼睛變近視。

⑤偏食還會導致兒童多動症,學習效率也會隨之降低。

青少年正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合理搭配及科學飲食,身體才會更加健康、強壯,免疫力才能提高,才有精力來搞好學習。因此,應該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防止或改變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具體有一下幾點策略:

①如果長期吃一種食物會出現厭煩心理。因此,家長要不斷更新、變換食物花樣,炒或煮,或者,紅燒或放湯,滿足學生不同的新鮮感和食欲。

②有的孩子心裏可能會對於吃某種食物有很大的恐懼心理,家長要帶頭品嚐,樹立好榜樣,消除其恐懼心理。

③挑食、偏食的孩子很多是受父母的影響而形成的。有的父母在孩子麵前也不吃這,也不吃那,這無形之中加強孩子的挑食、偏食的傾向。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樹立好榜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營養全麵還有健康成長。

④偶爾帶孩子參與廚房的勞動,如理菜,切菜、做菜等,引起他們對飯菜的興趣,從而增加食欲。

⑤學校要加強飲食健康的宣傳,讓學生懂得更多飲食知識,同時講清挑食、偏食產生的危害,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

改正挑食偏食不愛吃飯的壞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青少年應該努力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從小事做起,,慢慢地改正挑食厭食的習慣。為將來成為祖國堅強的鐵杆而做好準備。

做事拖拉可不好

有些孩子做事愛磨蹭,這個問題使得父母頭疼,孩子做的作業拖拉不按時寫作業,非要拖到睡覺之前才肯做認認真真好好做,有的孩子早上很懶起床吃早飯,有的甚至怕遲到都不吃飯,為此家長們就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動作就不能利索些呢?甚至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就會為此變得煩躁並且埋怨孩子。

家長孫女士說兒子今年剛讀小學五年級,很愛貪玩,每天作業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她曾經試了很多辦法,兒子都很難“快”起來。她說,她曾經和兒子的同班同學的家長交流過,其實老師布置的作業並不多,一般認真做的話在晚上七八點鍾就可以完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快點做完作業,她就得在旁邊督促,可兒子寫作業還是很慢。

很多家長們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做作業拖拉。為了讓孩子麻利地完成作業,有的家長“死看死守”;有的家長就會采取獎勵,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完成作業,就獎勵孩子可以看電視或給一些好吃的等。

一般來講孩子做事最容易出現拖拉現象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孩子做事拖拉,有的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決定的,有的也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的慢性子、做事的拖拉,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做事風格的。

②有的孩子認為事情很容易完成,於是便將這件事不放在心上拖下去,直到最後期限才忙著去做,或者孩子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覺得困難,於是遲遲願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