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林黛之死(1 / 3)

1964年,這個邵逸夫生命中的多事之秋,還沒有過去。在遭遇李翰祥離開、邵維銘被綁架之後,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邵氏當家花旦林黛,突然在家自殺身亡。

林黛是邵逸夫重金從“電懋”挖過來的。過檔邵氏之後,林黛從沒有讓邵逸夫為自己所花代價感到過失望。林黛與邵氏公司,簽的是“部頭約”,意即保留自己的自由身份,按片取酬。隻有極少數的大牌明星,才敢於這麼幹,因為他們片酬極高,且不愁沒戲可拍。盡管從法律上她不屬於邵氏的人,但卻為邵氏屢建奇功,從曆屆“亞洲影展”和“金鼎獎”的頒獎台上,捧回了一個又一個獎杯,並蟬聯四屆“亞展影後”。可以說,林黛與邵氏公司,彼此成全了對方,她對於邵氏公司的價值,幾乎是無可替代的。好長時間以來,她在邵氏的地位無人能及,老板邵逸夫對她的寵愛也不同他人。

因為林黛與邵氏簽的是部頭約,這種不同於“賣身契”的合同,加上林黛在香港影壇的地位,使林黛隨時可以答應其他電影公司,為別人拍片。當時邵逸夫重金從“電懋”挖林黛過來,“電懋”也還以顏色,同樣以高薪為條件,邀林黛為“電懋”效力。林黛同邵氏簽約之後,又為“電懋”拍過《溫柔鄉》、《三星伴月》、《雲裳豔後》等時裝片,為金泉電影公司拍攝了《梁上佳人》。因為對林黛不能從法律上作全麵限製,所以邵逸夫尤其對林黛另眼相看,希望能夠從情感上感化她,使林黛死心塌地為邵氏效力。

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邵逸夫對林黛的特殊關照。

某天,邵氏公司舉行盛大宴會。出席宴會的都是社會名流,有工商界、文化界、電影界各路風雲人物,盛況空前。

席間,林黛母女也在座。林黛的母親蔣秀華,略略喝了些酒,帶了幾分酒意走到邵逸夫身邊:“邵老板,我敬您一杯,感謝您對我女兒的教導和培養。”

邵逸夫作為主人,需要保持清醒。況且客人眾多,倘真喝起酒來,醉死也不敵那麼多人的敬酒。他自知酒力不逮,所以在宴會上宣布不喝酒,凡遇敬酒都回避。現在蔣秀華女士端著酒杯站在一旁,邵逸夫也同樣含笑婉拒:“謝謝,我不會喝酒。”

蔣秀華曾是官太太,自認有些身份。如今在這麼多名流麵前被拒絕,自覺很難堪。她再舉杯湊近邵逸夫:“邵老板如果看得起我,就喝了這一杯。”

邵逸夫仍然賠笑,連連道歉:“對不起,我實在是不能喝酒。”

邵逸夫話音未落,蔣秀華手裏的這杯酒,已經盡數潑在了邵逸夫的身上。一時宴會大廳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停下來,注視著這邊。

邵逸夫略略一怔,隨即微微一笑,抬手將臉上正在往下淌的酒水抹了一把,連衣服上的酒都沒有理會,招呼身邊兩個人說:“蔣女士醉了,你們扶她去休息一下。”

大廳裏緊張的氣氛這才鬆動起來,宴會如常進行。人們都在心裏暗暗佩服邵逸夫寬宏的氣度。

一旁的林黛早已被這一幕驚呆了,這時才反應過來,忙擠上前去,一邊拿出手絹為邵逸夫擦身上的酒水,一邊忙不迭地為母親道歉。邵逸夫表現得完全不以為意,他順手接過手絹自己擦拭,還同熟悉粵語的林黛小小地開了句玩笑:“好了好了,林小姐,濕濕碎(粵語:沒關係)啦。”

事後,人們都說,誠是邵逸夫涵養了得,不過,如果換了其他人,而不是林黛的母親,事情怕不是這個樣子。

但是,邵逸夫的寵愛,事業的輝煌,都沒能阻止得了這個年輕女子走向死亡的腳步。

林黛之死,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林黛出身名門,又天生麗質,自幼便頗受眾人寵愛,有著與生俱來的優越感。這造成了她這一生隻能生活在鮮花與掌聲中,卻經受不得失敗。步入演藝圈之後,林黛迅速走紅。尤其在《貂蟬》一片上映之後,她在香港電影界的地位日日攀升,多次在亞洲影展中奪魁,榮登“影後”寶座。漸漸大紅大紫,身價百倍,成為當時香港影壇上無人可敵的紅影星。所有這一切,既成就了她,也摧毀了她,使她受慣了眾人的追捧,受不得半點委屈與挫折,為她日後自殺埋下了伏筆。

林黛極有天賦,又非常勤奮。她主演的片子,有古裝片,也有時裝片、功夫片、歌舞片,導演風格也個個不同,可謂亦喜亦悲,亦古亦今。但林黛表現起來皆遊刃有餘。其戲路之寬,令人歎為觀止。

事業上林黛可謂輝煌,但在個人情感上,卻總有些磕磕絆絆。最初與嚴俊相戀,後來感情出現了裂痕,二人分道揚鑣。之後在電影《金蓮花》中與“憂鬱小生”雷震演對手戲,擦出愛情火花,雷震成為林黛的又一任男友,二人出雙入對,很是親熱。

但不久,林黛突然去了美國,自稱是去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戲劇專業學位。但以當時林黛的地位、名聲、演技,似乎都沒有必要突然離開香港,去美國深造,此行真正目的,外人不得而知。

但就是這一次的美國之行,改變了林黛的命運,導致了她後來的悲劇人生。

在美國,林黛認識了龍繩勳。龍繩勳是國民黨前雲南省主席龍雲的第五個兒子,人稱“龍五”。他1949年遠赴大洋彼岸,攻讀哥倫比亞大學電力係學位。林黛在美期間,龍繩勳已經在美國待了10年,成了美國通。於是林黛請這位前輩做她的導遊。結果兩人一見鍾情,成為了情侶,在美國形影不離,感情甚篤。林黛結束在美國的學習,回到香港之後,兩人仍然鴻雁傳書,聯係不斷。“憂鬱小生”雷震,這時被冷落一旁。

過了不久,大約是時空的阻隔,令林黛又漸漸疏遠了大洋彼岸的龍繩勳,而與邵氏的當紅小生張衝成為密友。兩人經常一起出入,狀極親熱,一時緋聞不斷,鬧得沸沸揚揚。

卻不料,就在這時,龍繩勳突然從美國來到了香港。

龍繩勳離開美國的原因,實在有些戲劇化。他在美國開車,違反了當地交通規則,又不服管教,藐視警察,於是被一張傳票送上法庭,法庭裁決:要麼坐205天牢,要麼交2750美元罰金,然後回國。龍繩勳公子哥出身,自忖受不了鐵窗之苦,便選擇了繳納罰金,然後結束了他在美國的求學生涯。

當時的《每日新聞》曾對此事作過報道:中國軍閥的公子藐視法令的選擇:回中國或坐牢。

龍繩勳離開美國,首先飛到香港來看林黛,然後打算去北京找他的父親。他的父親龍雲先生,此時正在北京,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他在香港與林黛短暫相聚,就要轉道北京。臨行前,他將一枚戒指送給林黛,以充定情之物。林黛接受了這枚戒指,等於接受了龍繩勳的求婚。時過不久,龍繩勳的父親龍雲被打成右派,他放棄了國家計委的工作,從北京來到香港。

這一切似乎都是在促成二人的姻緣。於是1961年2月12日,香港電影界爆出了一條轟動一時的新聞:蟬聯三屆“影後”的當紅影星林黛結婚了!

1961年2月12日,在香港九龍太子道的聖德勒薩教堂,林黛身穿雪白的婚紗,滿臉甜蜜的笑容,與龍繩勳接受眾人的祝福。婚禮是按照天主教的儀式舉行的,主婚人是邵氏公司的影片發行老板邵村人,整個場麵熱鬧而隆重。下午4時,一對新人來到九龍半島酒店一套豪華套房內,這是他們預訂好的臨時洞房。他們在這裏飲了象征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的交杯酒,歡度春宵。三天後,他們雙雙飛往日本,去度過一生中最為甜蜜、最為幸福的蜜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