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蓄的語言表達觀點。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便說、不好說或者不允許直說的話題,而如果你麵對的說話對象是你的上司,這樣的場麵就變得更為微妙。要想不讓上司覺得你是個人雲亦雲、唯唯諾諾的牆頭草,又不想因為進言而冒犯上司,一方麵,說話者需要把話鋒隱藏起來,說得圓潤一些,這樣才能使聽者感到溫情;另一方麵,說話者也可以將不便直言的話換個角度進行傳達,聽話者能聽懂你在說什麼,也會愉快地接受你的觀點,因為你說得對,而且還很講究技巧。
讓提示在心領神會中行進。無論你的上司有多麼精明強幹,縱然他能翻雲覆雨,扭轉乾坤,但作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思維和情感的限製,從而在決策和行為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於這些無意中犯下的錯誤,隻要下屬能稍加提示,上司便能領會,但提示的方式卻需要思量一番,既要達到提示的目的,又不能讓上司因為丟麵子而下不來台。對於那些想要獲得上司青睞的人來說,更高一級的要求便是讓上司在聽懂之後愉快地接受,還要在心裏記得你的好。
第六,盡量不要和別人辯論
在工作過程中,一些關於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上的爭辯在所難免,但是,別總在爭論中搶風頭。當爭論無可避免地爆發了,你該如何應對呢?是該低調回避還是為了一時的口舌之快與對方爭個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呢?
聰明人一定會選擇前者。因為無論雙方爭得多麼激烈,最後都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失敗。因為無論你把爭論推進到何種程度,到最後,每個人仍然會覺得自己才是最正確的。因此,無論你在這樣的爭論中占了多大的優勢,你仍然是失敗者,因為你根本不可能說服對方,這樣的爭論純屬徒勞,而它唯一的效果就是傷害了你和同事之間的感情。
佛祖說,不能以仇解憂,而應以愛消恨。在那些非原則的問題上,如果你能給同事們一些寬容,給他們一些取勝的機會,你不僅會贏得與你爭鋒者的好感和歉疚,還能在其他同事麵前展現你的寬容與大度。
10.用這些方法來建立信心
心理學認為,自卑是一種過多地因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其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猜疑心理;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自卑心理會消磨人的意誌,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
自卑的對立麵是自信,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是英雄主義的本質。”自信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閘門,是啟動聰明才智的馬達。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自己自信的品格呢?下麵具體介紹一些方法,缺乏自信的人不妨試一試:
第一,挑前麵的位子坐
你是不是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情況,無論在教室或是各種聚會中,後排的座位總是先被坐滿,大部分占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會“太顯眼”。而他們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麵能建立信心。把它當做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盡量往前坐。當然,坐前麵會比較顯眼,但不要緊張,這是克服自卑的關鍵一步。要記住,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
第二,練習正視別人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他許多內心的想法。如果一個人不正視你,你會直覺地問自己:“他怕什麼呢?他想要隱藏什麼呢?他會對我不利嗎?”不正視別人通常意味著:我感到不如你,在你旁邊我感到很自卑,或者我害怕你。躲避別人的眼神意味著:我做了或想到什麼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有罪惡感,我怕一接觸你的眼神,你就會看穿我。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所以,要鍛煉自己敢於正視別人,正視別人等於告訴他:我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訴你的話是真的,毫不心虛。也隻有這樣的人,別人才會喜歡。
第三,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
心理學家們經常將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跟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聯係在一起。但是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借著改變姿勢與速度,可以改變心理狀態。你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那些遭受打擊、被排斥的人,走路都完全沒有自信心,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