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是否曾經抱怨,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自負心理給他帶來的消極影響,無疑是他自己也是全人類的巨大損失。還是那句老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認為自己一定能贏,保持必要的自信固然很好,但是過分的自信卻往往會令人們自絕於勝利,甚至遺憾終生。
“大家看我這個方案怎麼樣啊?都暢所欲言啊!張工有沒有建議?沒有啊,那李工呢?也沒有……既然都沒有,那就執行!”在深圳某服裝廠的例會上,廠長郭大明故作姿態地詢問了那些唯唯諾諾的下屬們,然後想當然地拍了板。
“慢著!”原來是新來的廠長助理小楊。他不看大家驚訝的目光,不合時宜地阻止道:“郭廠長,我認為不能這樣匆忙決定,咱們得搞一個可行性方案……”
“你懂什麼!”沒等小楊說完,郭大明就不耐煩地打斷了他。
“不能盲目樂觀,否則很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現在金融危機越來……”初來乍到的小楊還想說些什麼,卻被旁邊的營銷部經理拉走了。
“真是的,我走過的橋比他走過的路還多!把本職工作幹好了就不錯!”對於小楊的多事,郭大明不無氣憤。
“是,是!”幾個部門經理附和著。在廠裏,郭大明就是神,不僅他自己,幾乎所有的員工都這樣認為。小楊的勸諫無疑是自取其辱。
然而,悲劇卻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就像小楊所說的那樣,金融危機越來越嚴重,分廠投產後不久便被迫停產,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
此外,自負還容易導致嫉妒甚至嫉恨心理的產生。科學研究表明,一個自負的人,通常也是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人。在學校裏,他瞧不起比他成績差的同學,更容不得比他成績更好的同學;在職場中,他看不起那些能力稍差的同事,甚至領導和客戶,而對於那些比自己能力強的同事則心懷嫉妒,尤其是那些能力不如自己但因為某些原因高他一等的人;在生活中,他們看不到別人的付出,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更多……久而久之,這種心理日益增長,這種人就會成為一個心理陰暗、怨天恨地的人。但是抱怨又有什麼用呢?還是及早糾正自己的自負心理來得更實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