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的力量,但有些人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能力,最終讓自己走向了困境。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要量力而行,強迫自己去做自己很難做到的事,這是和自己過不去。做事應該量力而行,對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勉為其難,這樣才會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懂得適時地拒絕別人,才是成熟的開始!
在人際交往中注意“臉”和“麵子”,是中國人長期形成的一種社會心理。所謂“臉”,是一個人為了自我完善而通過形象整飾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謂“麵子”,則是一個人在社會人際關係中依據對“臉”的自我評價,在別人心目中所應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臉”和“麵子”代表著人的榮譽和尊嚴。
沒有人不愛護自己的臉麵,但是有些人,也就是那些虛榮心較強的人,會比普通人更加看重自己的麵子。他們不忍心拒絕任何人,對別人的要求隻會說“行”,而從不懂得說“不”,他們甚至會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而硬著頭皮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瑪麗亞在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每月隻有五鎊錢做生活費,這本該夠用了,可是她卻時常感到拮據。因為她不懂得拒絕,比如有同學邀她參加聚會,即使當時她的口袋裏已經不富餘了,可是她還是硬著頭皮說:“行”,盡管這意味著第二天她的午飯將沒有著落。但她想沒辦法呀,總不能拒絕吧,那會讓別的同學看不起自己的。
為了應付這些聚會,瑪麗亞隻得節衣縮食,可即便是這樣,她的錢仍然常常青黃不接。這不,她現在隻有20先令了,還得維持到月底。就在這時候,她收到姨媽的信,姨媽說下周四要進城,要她陪自己吃午飯。
姨媽是瑪麗亞母親的姐姐,把自己視如己出,疼愛有加。自己總不好拒絕吧,但是吃飯也是不能要姨媽掏錢的。可是,自己就剩這20先令了怎麼辦呢?
周四很快就到了,瑪麗亞的姨媽找到了她,並要與她去吃午飯。瑪麗亞囊中羞澀,心想:我知道一家合適的小飯店,在那兒可以一人花3先令吃頓午飯。那樣的話,我就可以剩下14先令用到月底了。
可是,她不敢這樣建議,姨媽好不容易進城一次,自己要讓她做主啊。正在這時,姨媽說:“瑪麗亞,咱們去哪裏吃飯呢?”
瑪麗亞雖然嘴上說:“姨媽您決定吧。”但是她心裏在祈禱,姨媽千萬不要去太貴的地方哦。
但是,她卻聽到姨媽說,“午飯我從不吃得太多,一份就夠了。咱們去一處好點兒的地方吧。”
瑪麗亞答應著,心裏暗暗叫苦,不過好在姨媽對這裏並不熟悉,自然要由瑪麗亞帶路。瑪麗亞就領著姨媽朝她早已選好的那家小飯店的方向走去,沒想到姨媽突然指著街對麵的那家“大皇宮”說:“那兒不是挺好嗎?那家餐館看上去不錯。”
瑪麗亞說:“嗯,好吧,如果比起我們要去的地方您更喜歡的話。”她想自己可不能說:“親愛的姨媽,我的錢不夠,不能帶您去那豪華的地方,那兒太貴了,花錢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