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移走心靈上的貪婪(1 / 2)

貪欲太多,人生就會變得疲憊不堪,因為心靈之舟不能承受太多的重荷。

托爾斯泰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名言包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是針對那些貪婪自私、欲壑難填的人來說的。由於無度的貪婪,就像壓在他們心中的一座大山而招致禍患。古今中外,那些為無休止的欲望葬送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為難自己。

羅馬政治家及哲學家塞尼加說:“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細想一下,我們所擁有的整個世界不外乎是:一天三餐;一張睡覺的床;包裹我們自己的皮囊,即衣服;還有和自己有關係的親朋。這其實很簡單,即使一個極平常的人也會享受到這一切,哪怕是一個泥水匠。

現實生活中,我們所擁有的財物,像存款、車子、房子……還有看不見的親情和友情,沒有一件是永遠屬於自己的。這些東西不過是暫時寄托給自己而已,有的是暫時使用,有的是暫時保管,到了最後,物歸何處,不得而知。因此明智的人都把這些視為身外之物。

有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所謂“得”,而失去了自己的多少東西嗬!為了生活,很多人透支著體力,彈精竭慮;為了失去的親人,很多人透支著傷痛;了愛情,很多人透支著感情……

不論我們失去什麼,自己都應該把握分寸,適可而止。過度的勞累、腦力的耗盡,抑或悲痛欲絕,抑或大喜過度,像壓在心靈上的一座大山,都會造成我們精神的極大損害。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物質和金錢的索取不要太過貪婪。最現實、最簡單的發生在身邊的例子還少嗎?他們又有多少人由貪而變貧,由貪而服法,由貪而時時提心吊膽,由貪而丟失性命。

生活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豐富多彩的,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富足,有的人漂亮,有的人醜陋。貧窮有貧窮的快樂,富裕有富裕的擔憂,漂亮有漂亮的不幸,醜陋也有醜陋的滿足。總之,生活賦予我們總是快樂的。那些老是叫苦連天的人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呢?是不是應該仔細地審視一番自己呢?讓你的壞情緒適可而止吧!要多學學那些輕鬆主宰生活的人群,把自己從繁忙的壓力中釋放出來,而不要把貪婪變成壓在你心靈上的一座大山。你還得戒除你吝嗇和貪婪的習性。曾有位哲學家指出:“對財產先入為主的觀念,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們過自由而高尚的生活。”

當然,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都希望自己過得幸福快樂一點,這是人之常情。隻是這種需要以不能超過自己的能力為前提,隻要不是鋌而走險或給自己徒增無窮的壓力為前提,不要有過度的索取欲望,它會使我們一步步走向崩潰,甚至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