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慢慢地陰沉下來,風聲漸漸地停止下來,此刻沙粒們疲乏了很多,它們似乎也要享受著難得的夜晚安逸時光,所以整整齊齊的依偎在高台子周圍,並且也有些沙粒們憑借最後一絲風力躍上台來。高台子下麵人們屏氣凝神地望著台上的說書老人,說書人一身黑色衣褂裝束,若不是台角兩邊點燃碩長的火把照耀,真是難以看得清老人瘦長的輪廓來。老人飄然端坐在書案後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黎櫻花恨不得要將兩隻眼珠一齊送上高台之上觀看,人群中開始有人不耐煩地嚷了起來,多是些長途行腳商客以及乞丐同僚們中一小撮【掌門人】。呼叫聲浪中說書人終於開口說話了,這聲音像從天際中落下的驚雷,聲音震得垂直向上燃燒的火焰瞬間不規則般開始扭曲了身子搖擺不定,黎櫻花以及站立在台口周圍的人們不由自主的向後倒退著,更有些乞丐同僚們像一捆捆秋後幹枯的草投入荒蕪的原野裏。行腳商客們怒罵著乞丐們,那些乞丐同僚們不住地向這些怒目相向的人陪笑,人們又驚愕地重新向台上望去,老人幹笑著開始講了起來。
【看官們,稍安勿躁,從古至今的世上書和人總有不解之緣,人講禮儀為先,樹論枝葉為源,有道理啊!人不知禮儀也就是不知理法,不知天常地理的變數,諸位何以行走江湖呢,更談不上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即使還有些人等修仙得道者,也是個萬古至尊的庸才。說書人是識得理法綱常的,也算是明理的智者,說古論今全憑著一張嘴巴,一塊啞巴木頭,或者一把折扇,一方絹帕而已。誨人不倦,指點迷津,喻世明言,真是功德無量。將相王侯勤書理國,我等凡夫俗子呢身不由己,都隻為命運多舛,貧寒冷遇之下難有書具可親。曉得理義春秋隻有聽憑說書人一張伶牙俐齒了,說書人自是不敢輕慢諸位,無需多言,書歸正傳,老兒是燕趙人氏,複姓公孫,表字為敗,說書曆有四十餘載了,今花甲之年六旬有一。石鼓主人的名望不小,老兒有所聞,不過主人好像不願拋頭露麵,而且是慷慨救世,凡天下行走在石鼓的免不了受之恩惠,就連我等貧賤之說書人也會為這銀錢,不畏艱難險阻慕名而來,由是感激。】,公孫為敗略沉吟了會兒接著說,【可說書人都是失望而歸,沒有得到主人的恩惠原因很多,老兒有位摯友叫做苗三郎著實好說口,一部部書卷講下來不曾口沫飛濺,這石鼓主人隻聽一部書【荊軻刺秦】,苗三郎是十五年來唯一得到主人恩惠的說書人,他得到了一袋銀錢,苗三郎仗義疏財,將銀錢當眾散去,自己不取分文,隻求石鼓主人一麵,】公孫為敗講到此停下來,人們聽得已然癡了渾然未覺。公孫為敗冷冷的說道,【諸位看官聽了,無論當時是不是那位石鼓主人,一位白衣人的確手段不錯,苗三郎落了個身首異處的結果。】黎櫻花【啊!】的一聲尖叫起來,肅殺無聲中他的聲音倒是讓台上的說書人站起身向黎櫻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