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 下山(1 / 2)

對於抄了十年的道經,沈銘並沒有什麼不滿。也不知道是因為抄書多了抄成書呆子,所以風輕雲淡;還是因為道經本身就能凝神定氣,所以平靜自然。

不知不覺中,十年的光陰卷著密密麻麻的經文刻進沈銘的心底,也化為一個個秀麗欣長、清新飄逸的字跡留在紙上,當年略顯悶騷的道童也變成一個文氣儒雅的小道士。

稍有遺憾的是,十年之間老道依然沒有傳授修行的法門。沈銘甚至也想到過師父是不是在暗示自己其實根本沒有修行的天賦,但是轉念一想十年苦讀即便沒有踏入修行之道,也可以參加科舉換個官兒來當當,他又覺得滿足起來,那本來就不濃烈的遺憾自然越發的黯淡。

其實沈銘並不知道的是,老道士之所以沒有教導他修行法門並不是因為他沒有修道的天賦,而是因為道門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最注重的便是心境。如果換成一般的小門小派,收到像沈銘這樣聰明伶俐的徒兒,肯定會迫不及待的傳授修行之法。凝氣、洗髓、還轉、窺虛,破妄、分神、羽化飛仙,恨不得今日修行明日就成為天下有數的高手,好撐起自家門戶的威風出來。

然而在老道看來,修行不難,難在怎麼磨礪出與修為相配的心境。修行者之所以走火入魔,便是心境遠遠落後於修為。修行者突然掌握了遠超自己控製的力量,內心卻脆弱得很,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往往是理智擋不住貪婪的欲望,從而變成一個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殺戮狂魔。

這絕不是老道想要看到的。

所以老道讓沈銘抄了十年的道經,不但磨礪了他的心境,並且還讓他對三千大道有了更深刻的領悟,當某一天真正踏入修行的時候,他甚至能夠比普通的修行者更容易體悟到大道的真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個世界本是沒有這句話的,不過沈銘來了,自然就有了。隻是老道用沈銘說過的話來作為師父對徒兒的贈言,不禁讓沈銘暗自嘀咕著,師父這拿來主義未免也使得太順手了吧?

擱下毛筆,長長的伸一個懶腰,活動因久坐而酸澀的筋骨。沈銘拿從書架上拿起另一本醫書看起來。三千大道盡在道經之中,醫道自然也是其中一道。

平日裏除了抄書之外,沈銘也隨師父入山采藥,順便給附近的山民診病施藥,既有理論支持、又是實踐驗證醫術上自然小有所成。

拿著手中的醫書正打算坐下溫習一番,突然觀外傳來馬嘶人言,這麼晚了還找上門來,大約是誰上門求醫罷?沈銘想著,趕緊放下手中的書冊,走出房去。

可惜沈銘猜中了開頭,卻猜錯了結尾。的確是有人病了,然而病人卻來不了,而是另一個相熟之人。

夏夜的虛宜山上清涼,然而清冷的晚風也吹不散沈家三房仆役來福那滿頭的汗水,正當他風塵塵仆仆的趕到虛宜觀前,才下了馬車,就看見自家的小少爺推開觀門走了出來,不由得滿是哀傷的拜倒哭喊道:“小少爺可見到您了,您快回去吧,大少爺就、就要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