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2 / 2)

況且天才麼?泯然眾人還算哪門子的天才,這或許才是天才該有的品行?這麼一想,老道士深以為然。

沈銘沒有讀心術,自然是不知道師父的想法,更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天才之流。但他知道的是言多有失,也知道勤能補拙。既然還不能行萬裏路,那麼便先從讀萬卷書做起吧。

但凡是個需要早起的人,總會記得自己在春寒料峭中,是如何與那溫暖的被窩拚命鬥爭的偉大事跡。更何倫小孩子賴床不去上學又是如何的撒潑滾打、讓家長操碎了心。然而沈銘是從來不需要師父逼自己起床的人,每當晨光熹微的時候,他就會乖乖的從被窩裏鑽出來,一聲不響的洗漱,然後乖乖的去晨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隻燒烤架,一隻蜜製,一隻微辣、、、、、、”

這是一個不同於前世的世界,所以這個世界不會有莊子,自然也不可能有逍遙遊。隻是師父所藏的三千道經讀起來不但艱澀、而且難懂,遠不如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來的有趣。所以這便成了沈銘用來提神醒腦的段子,或者說是苦中作樂的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再難的書讀多了,總會有所得,沈銘也越發的了解這個世界。令他驚奇的不僅僅是他恰巧認識這個世界上的文字。更驚奇的是,這個道法顯現的世界中,道經不僅僅是道士們求仙問道的籍典,對道經的理解竟然還成為朝廷取仕的憑仗!

這的確有些匪夷所思,不過經曆過一次重生的重大變故之後,沈銘覺得還有什麼比穿越更不可思議的呢?所以很容易的定下心來細細研讀,才發現這道經字字追求道之大義,士農工商的道理無不源自於此。

這便是這個世界“四書五經”,這便是這個世界的“孔孟之道”,這麼一想來朝廷以考察道經取仕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是沈銘糾結的是,既然道經是萬法之源,為什麼師父不傳授自己修行的法門呢?要知道熟讀道經三千便可參加朝廷的科考,但也不過人生百年。踏上修行才可以追求長生大道,沈銘雖然沒有活成一隻千年不死老烏龜的想法,但是也不會拒絕多活幾百年和漂亮姐姐妹妹們勾勾搭搭的誘惑。

於是沈銘很認真的向師父詢問,卻沒想到往日很慈祥和藹的老道士難得嚴肅起來叱問道:“還沒學會走就想跑?三千道經都讀熟了嗎?讀熟了能背嗎?能背都能寫了嗎?”

一番劈頭蓋臉的質問讓沈銘開始騷動的心徹底安靜下來。

讀,使勁的讀。當春意融融、綠草如茵的時候,他在溪流邊讀;當夏日炎炎,蟬鳴嘹亮的時候,他在樹陰下讀;當秋風蕭瑟、北雁南飛的時候,他在青石上讀;當隆冬咆哮、風雪大作的時候他在窗台前讀。

讀著讀著便成了背,背著背著又成了寫,不知道觀中的水缸滿了幾次又幹了幾次,毛筆送來幾筐又寫禿了幾筐,這讀寫背一眨眼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