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看官,今天是初六了,各位的長假過得還好嗎?長江的假期到此為止了,今天下午上回北京的火車,恐怕要向各位告一聲罪,今天隻此一更了。不過今天欠的明天一定會補上!】
王洽回到自己的院落,就有人來回報請示,說是蓋房的新址已經由風水先生選好了,是不是就此動工。本來司徒府講究雷厲風行,安排下去的事,王悅隻抓大概,具體實施這個管事自己就可以做主,除非是像出了掘地掘出百萬銅錢這樣的大事,否則不用稟報。
因為府上出了白事,不知是不是應該動土,秦管事也不敢擅專,隻好來請示王洽。王洽略一思索道:“還是開工吧,要不然趕不上五月的阿芸大婚了!那邊你多盯著些,有什麼情況盡快向我彙報。一會你去廚下傳話,就說是我的吩咐,今天給工匠們加餐,還有去賬房支十貫錢,犒賞一下他們,叫他們隻管做事,別的不要瞎問、瞎傳!”說到最後,語氣冷冽,竟是讓秦管事打了一個寒噤。
王洽又在屋裏教訓心腹丫鬟仆役:“你們幾個給我聽好了,你們不是相府家的家生奴才就是和相府簽的死契,生是我家的人,死也是我家的鬼!你們知道的事情不許亂嚼舌頭,若是被我聽到家裏有人胡說八道一個字,那麼你們幾個統統別想活命!”
幾個大小丫頭長隨小廝嚇得瑟瑟發抖,這會兒被王洽那殺氣騰騰的目光一掃,刹那間全都跪在了地上,頭低得垂到地上,一個個軟得連應承的力氣都沒有。而他們沒有發現,端坐在上的王洽,臉上疲憊的眼神一閃而過。人人都看見他精力無限,將一個大家的一應事體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操持得井井有條,可是誰知道他也是個有頭暈之症的病人?畢竟他,也不是個鐵打的人!
*****************************************************************
且不言司徒府這一晚發生了如此多的事情,單說宇之這逛廟會看花燈的情況。正月十五上元節乃是僅次於大年的重大節日之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鬧元宵,達官顯貴人之家也少不得各房聚在一起,猜猜燈謎看看戲,吃一頓團圓飯。
正月十五鬧元宵,大致起源於漢初,而太史公在“太初曆”中已經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所謂鬧元宵,顧名思義,這天是不宵禁的,百姓可以在街市上賞燈遊玩直至天明。元宵節狂歡慶典的關鍵盡在這一個“鬧”字,人們因為宵禁的開放,夜間行動的空間和時間都比往常都要自由和開放得多。這等好玩的事,宇之三人怎能錯過?中午在相府那頓大餐實在吃得太飽,晚上也沒什麼胃口,宇之匆匆就著茶水吃了幾塊點心就飽了。
其實他一走到前廳,凝之就打趣他道:“阿宇,你這午覺睡得未免也太長了吧?孔子最厭憎晝寢之人——爾乃‘朽木’也!”他打趣也就算了,偏偏還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宇之翻翻白眼,鄙視他的五十步笑百步。他見凝之穿得光鮮,嗤笑道:“二哥,又不是相親,你穿這身漂亮衣裳,真正應了那句‘錦衣夜行’,顯擺給誰看?”
“這你就不懂了。平日裏或許晚上出行是‘錦衣夜行’,但是今日可不一樣。家家燃燈戶戶放焰火,四處照得跟白晝似的,怎麼會看不見了?”玄之不知什麼時候踱著步進來了,還是那不疾不徐地氣度,“快走吧,一會到處人擠人,想去街市都沒可能。”
元宵節燃燈,這個習俗起源於道教儀式,如今道教盛行,百姓也分外重視這個習俗,——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此外還有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十月十五“下元節”。主管三元的神仙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因為天官喜樂,故而上元節要燃燈放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