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百萬銅錢(1 / 2)

【今天網絡真慢。長江在家,用的3G,可惜信號不穩定,一到晚上就哆嗦。一晚上登陸不上來,好不容易才登成功。閑話少說,趕緊將新出爐的章節趁熱傳上,諸位看官慢用。那個啥,諸位手上啥時要有點票票,請……嗬嗬,您知道的:)】

王洽見王導精神正好,心中也高興。因為這一年多來,王導精神不濟,而且總是無端的擔心,不管是對時局,還是對朝政——北邊的石勒,最近又在大兵壓境,而西邊的李雄也是虎視眈眈。而司馬衍,這些年一直在致力於清除朝中和各地的門閥勢力,隨著越來越多的權力被皇帝收為己有,司馬衍已經漸漸將觸手伸到烏衣巷來了,他要拿朝中的達官貴人開刀。

王導雖然是個權臣,卻和其他權臣不一樣,他首先是個忠臣,然後才是個權臣。當為了朝廷穩定需要他做出個人利益的犧牲時,他還是會顧全大局。所以明知道司馬衍要削減司徒府的實力,王導也處之泰然,一如三十多年前明帝司馬紹要削弱王氏實力的時候,他選擇了靜觀其變。

王氏能成為渡江之後的第一望族,和擁立之功固然有關,但是跟隨司馬睿渡江的士族有三百多族,唯獨王氏成了首輔,這不能不說是王導和王敦的功勞大。功高震主之後該怎麼做,這堂兄弟倆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也收獲了不一樣的結局。

元帝司馬睿漸漸重用劉隗,同時疏遠一開始扶持他而名聲似乎比皇族更高的琅琊王氏,這就是王敦之亂的導火索。王敦揮師東進,攻入了建康,而王導則在關鍵時刻站在了司馬睿一邊。後來司馬睿死了,他又堅定地擁護司馬紹。不管他對皇室的忠心有幾分真,但是他的確是恪守君臣之道的。

眼下司馬衍繼續堅定不移地進行對豪強的削弱事業,而王導繼續選擇了忍讓,隻是他如今不再是正當年,而是個行將就木的老者,他的眼睛不再明亮,時常會因為光刺風吹而流淚;他的耳朵不再警覺,時常會連近在耳邊的話語都聽不到。

看見王導成天生活在憂心忡忡中,王洽也頗為不好受,如今見他心情不錯,自然想方設法要哄他開心。於是他盡量把事情說得有趣點。

“工匠們在挖地基的時候,於西北角挖出一個大甕,裏麵滿滿登登的都是五銖錢,粗粗一看,足足有百萬不止!工匠們都不敢動,派人傳報上來,等著我去處理呢。阿父,你說這真是奇事不?——阿父,你怎麼了?”王洽正笑著給王導講述,卻見他聽完之後呆呆愣住了,以為他病又犯了,不由得心裏著急連聲呼喚。

好一會王導才回過神來,他神色明顯委頓了許多,臉上也蒼白沒有血色,擺手說道:“不要動,把那大甕再原樣埋好。此乃不義之財也,得之不詳!爾速去辦理,速去!”連聲音都有些變調,變得有說不出的沙啞。

王洽雖然心中奇怪,卻不敢反駁,隻得低頭“唯”了一聲,起身告辭。卻被王導從後麵叫住了:“還有,那地基也俱都填上,另選新址蓋房,不要用那塊地了!”

重新選址?王芸的大婚在即,這怎麼來得及?王洽心中覺得不妥,但也沒有反對。雖然他覺得掘地出財是好兆頭,不見得別人覺得也是吉兆——或許在阿父看來,這是凶兆吧。犯忌諱的事,不要問得太多。這個道理,從小生長在司徒府的他,早就爛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