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王導訓子(1 / 2)

【一回家就感冒了,都一星期了還沒好,昨天還越發嚴重,鬱悶。嗓子腫痛,今天還沒有明顯好轉,這點最鬱悶。】

宇之疲憊地一回去就躺下了,誰知他才睡著,就有李九跑來叫道:“宇少主,快起來吧,兩位少主都在前廳等著呢。”

“前廳?吃飯不是一直在正廳嗎?”宇之一邊穿衣服一邊隨口問道。

李九嘿嘿一笑道:“宇少主,你忘了,今天可是上元節,咱們呐,都出去逛去!”

正月十五乃是僅次於大年的重大節日之一,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鬧元宵,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整個年才算過完,這是傳統習俗。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其實是“元宵節”得名在前,“上元節“得名在後。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而東晉道教盛行,這才把這個名號叫開。

這天晚上,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是要去逛廟會的——民諺有雲:“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眼下燈籠才點起來,他們當然要出去好好欣賞一下建康的夜景。

一想到這裏,宇之也不困了:連玄之都願意出去走,真是難得!

上元節要張燈結彩,這個不但是約定俗成的,現在更已經是朝廷明文規定的——當一個習俗作為規章製度白紙黑字寫下來,它想被人淡忘都難。此時的建康,比白日裏人更多。雖然才下過雪,但是一來城裏有縣衙差役組織服勞役的人掃雪,另一方麵他們還在雪上撒碎木炭,使得雪更易融化。所以此時路上並不難行。

*****************************************************************

司徒府,議事廳。

赴宴的客人都散去了,王悅疲憊的身子陡然放鬆,一下子好像失去了支撐,倒在矮榻上。門外進來一個外院執役的小廝,才十四五年紀,他眼見王悅倒下,連忙快跑幾步過去把王悅攙起來,卻見他臉色灰敗蒼白。

王悅勉力說道:“扶我回房。”說完這幾個字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身子好似不受控製一樣發抖。嚇得那小廝臉色蒼白,一邊高聲喊人一邊扶王悅躺下。

王悅心裏明白得很,本不想那小廝如此多事,他這是老毛病,歇會就好。可是他嘴裏想說話,竟是開不了口,用盡力氣也隻能使嘴唇翕動,從喉間發出“荷荷”的聲音。從心底卻泛出一陣悲哀,自己眼看病情越來越重,也不知還有多少時日,那個阿宇,如此嘉兒,卻不能……唉,或許,這就是天命不可違吧。

*****************************************************************

午後,王導醒了過來,似乎精神狀態還不錯。王洽正在他房裏陪他談天。

因為天氣尚寒,屋內四角各擺著一個香爐。隻見那三尺來高地青銅香爐之中,無聲無息地燃燒著紅彤彤地炭火,無煙無味,渾沒有尋常炭火那種嗆人的煙火氣。雖然門窗都掛著厚厚的簾子,但火光透過銅爐鏤空處閃耀出來,將室內照的亮堂堂。讓人隻感覺溫暖如春,甚至流下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