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花廳密議(2 / 2)

“嗯,”王洽點頭默認,又問道,“大哥,逸少的信上……”話還沒說完,卻被王悅搶過話頭。

“逸少在信中所言果然不錯,此子的確是個可堪造就的人才!單看他與桓溫那一場交鋒,就很是長我王家的誌氣!”王悅輕輕啜了一口熱茶,眼睛放光道。

“可是大哥,逸少信中隻是要求將阿宇之名記上族譜,既是給了九堂叔和道之一個交待和安慰,也是為了他的前途著想,畢竟再過幾年,他就該加冠了。你想要收阿宇為嗣,卻沒有和逸少商量,這樣合適嗎?”王洽委婉地說道。

“時不我待,我也是為他的前程著想!逸少也一定能體諒我的苦心,說不定他還會讚同我呢。”王悅的臉上泛起一陣異樣的酡紅。

王洽卻不認為王羲之知道王悅的做法後會高興,其實王羲之一向同他們家關係並不是很親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雖然他們都出自故光祿大夫覽公一支,但是傳到他們這裏已經是第四代,王羲之和他的血緣關係已經不能算很近了。況且因為王曠的事情,王羲之或許對司徒府的人都有了怨氣。

“澹齋或許對阿父還有怨氣,他去了會稽這麼些年,從來沒回來過,也沒有什麼書信。畢竟,當年要是阿父同意發兵,是有可能救下道之的。”王洽苦笑道,他和王羲之從小感情就好,兩人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再說了,要是阿宇知道這事,他心裏會不會有解不開的死結?因此讓他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和咱家對著幹的——這個可能性,你考慮過嗎?”

王悅聽了這話,臉霎時白了,他將一杯茶像喝酒一樣全部倒進自己嘴裏,一飲而盡。然後坐在高幾後沒有說話,他對麵的王洽在來來回回地踱步。

“而且我觀阿宇為人,似有傲骨,他麵對顧敬這樣的名士能侃侃而談,毫不怯場,頗得好評。他也敢觸桓溫虎須,為救夏侯堇時敢與桓溫針鋒相對,而且他講話做事很會把握‘度’,他剛中藏柔,頂撞了桓溫,不但沒有被他記恨,還頗為賞識,這實在是難得!桓溫是老兵一個,喜怒無常的人,都被他拿捏住了,真是個難得的人才!哥哥想要收他為嗣子,並沒有錯,隻是我怕他傲氣一上來什麼都不顧。”

王悅聽了,嘿嘿笑起來,仿佛聽見了很有意思的事情。讓王洽一愣,很是有點不悅,但是考慮到王悅是大哥,在倫常輩分麵前他還是恪守己位,問道:“大哥,我說錯什麼了嗎?”

王悅像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微微一笑道:“敬和,我沒有嘲笑你的意思,別多心。我隻是想,如果是換成是我,麵對桓溫的時候,會不會有他那樣的表現。”

王洽卻是一臉沉重,半晌無話。王悅知道他在想什麼,悠悠的說道。

“是時候了,九堂叔和道之為我大晉朝做出的犧牲。但是我王氏一族卻沒有給他們公正的待遇,甚至還有很多人誤解他們,這點我將在祭祖的時候,正式將道之和宇之記入族譜,並代表宗親會像逸少道歉。”

王洽走回自己的高幾後坐下來道:“道歉也好,不道歉也好,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人死不能複生,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王悅看著他的眼睛道:“可是終究是個交待,不是嗎?”

王洽不願再在這個問題上和他過多糾纏,說道:“逸少不是那麼沒有城府的人,他雖然提出來阿宇的身份問題,卻並沒有要求給九堂叔正名。我了解逸少,他隱忍了那麼久,直到現在突然提出來,正因為阿宇是個天才,比別家子弟強上十倍——他不能看著這麼一個天才被埋沒,宇之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內。”

王悅聽了微微動容,看到王洽不容置疑的目光,他點點頭,沒有說話。但是王洽分明從他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一絲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