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故人重逢(2 / 2)

但是凝之失算了,宇之雖然不知幹寶的另一層身份,但是“員外散騎常侍”他是知道的,這個官職,同散騎常侍其實是一回事,都是皇帝近臣,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故而得名。

其中資深者可稱祭酒散常侍,以示尊榮。漢朝時候散騎常侍隻有兩員:左散騎常侍和右散騎常侍,從魏末開始增加員額,新增者稱為員外散騎常侍,又稱散騎員外郎,同散騎常侍職責相同,位次也相仿,而這個官職也造就了一個後世聽起來就讓人發笑的稱呼:員外。

人們將員外散騎常侍簡稱“員外郎”,而宇之一想到後世影視劇裏胖胖的土鱉一樣的“員外”就想笑,他怎麼也無法將幹寶和這樣的形象對應起來,因為幹寶實在太瘦了。

看著宇之不答話,還傻乎乎地笑,凝之有點不爽,他說道:“而且他們還有層更重要的關係——老幹的侄子,是老顧的女婿!”

宇之聽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原來如此!看來士族勢力是盤根交錯牽一發而動全身,怪不得晉明帝司馬紹空有文韜武略,卻無法改變士族把持朝政的狀況。他平了蘇峻,又有王敦擅權;除了王敦,又有祖約作亂。等到他嘔心瀝血將祖約之亂平定,卻發現大權已經旁落到他的大舅子庾亮和小舅子庾冰手中。東晉的權臣是殺不完的!這就是因為,各大士族門閥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司馬紹的人生是個杯具,縱觀曆史,能有幾個帝王死後諡號為“明”?實在不多。如果老天肯借他二三十年,他一定能使東晉改變積弱的局麵,甚至功績可以和唐宗宋祖並稱也未可知,可惜天不假時,他在風華正茂的二十七歲就與世長辭,留下千古遺恨。

他的長子司馬衍,也就是當今皇帝,即位的時候才兩歲,典型的主弱臣強。少主易被外臣辱,好在托孤大臣中有王導、庾亮這樣的名臣能臣,才使東晉王朝在風雨飄搖外敵環窺中不致於湮沒。

而座上幹寶和顧敬兩人談笑風生,還不時朝著宇之這裏指指點點,頗有讚歎之色,顯然是兩人都發現自己認識宇之,然後就對他的觀感交換意見。宇之就鬱悶了:幹寶大叔,我又不是香餑餑,你至於這樣上心嗎?別說不是,就算是,你也得分場合啊,雖然說宴會還沒開始,但是你們倆實在太拉風了,想不惹人注意都難,你們的一舉一動都落在別人眼裏,我可不想宴會之後被人圍觀研究……

冷不防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回頭一看就是一個哆嗦。竟然是謝奕!這個老酒鬼什麼時候出來的?雖然明知道這種宴會,這等場合,像他這樣身份家世的人肯定會出場,但是老酒鬼看見他就一臉賊笑,宇之頓時覺得一股涼意從心底泛起,他可是清楚地記得昨天吐了幾次!於是他覺得胃部一陣收縮,還伴著一身的雞皮疙瘩,這老貨一臉賤笑讓他全身上下都感到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