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能同時踏在兩條河流中,這其中蘊含著舍與得的關係。正如昨天與今天,昨天再怎麼輝煌不能永遠沉醉,昨天再怎麼落魄不能永遠傷感頹廢,舍棄昨日的情緒,才會得到今天的感悟。機緣跟人走,不能坐享其成,也不能坐以待斃。
經常聽人發出這樣或那樣的感歎:幸虧當初選擇了經商,不然我就沒有這麼富有;幸虧遇到一場車禍,不然我就不會遇到真誠的愛情……經商也好,車禍也罷,都是不同的人生體驗,都能讓人不斷地思考舍與得的結果。
很多時候是命運推著我們在走,不時遇到分岔口,該何去何從必須有所選擇,每一次選擇都能遇到不同的風景,豐富自己的閱曆與經驗。生命中有許多東西,甚至是最愛的,都要學會舍得放手,舍得離開,舍得讓情感選擇自由,不肯舍,便無法得到將來的幸福。
羽泉的《舍得》讓很多人回味無窮,因為這歌詞暗蘊一種機緣:“沒有什麼我舍不得,愛恨都要放手一搏,已經管不了那麼多,對自己的承諾,舍不得也得舍。沒有什麼我舍不得,所以不難過,沒有什麼我舍不得,對自己的承諾,舍不得也得舍。”
人的一生中,最舍不得最看重的就是欲,欲念所至什麼都要抓住不放。人這一生的確會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時刻誘惑著你,想想都讓人心癢難禁,欲罷不能,但卻不是誰都可以消受得起,一定有不屬於你並且注定怎麼努力也得不到的東西,這就要勇於“舍”了。
有個人在他經過險峻的山路時,一不小心,竟然掉到深穀裏去了,多虧抓住崖壁上的一個小樹枝,人懸蕩在半空中,上下不得,進退維穀,生命危在旦夕……
忽然,他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懸崖上看著自己。見到了救星,他立刻求佛陀說:“佛陀!我快支持不住了,您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說:“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聽我的話,我才有辦法救你上來。”
到了這種地步,他想都沒想就說:“我全聽你的,全聽你的!”
這時,佛陀說:“好吧!既然這樣,你立刻鬆開抓住樹枝的手!”
那人一聽,心想,我把手一放,勢必掉到萬丈深淵,跌得粉身碎骨,哪裏還能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緊樹枝不放,連連搖頭……佛陀看到他執迷不悟,說:“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啊!”於是,重生的機緣也就離他而去了。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就像這抓住樹枝的手,因為在你“鬆手”舍棄自我的一瞬間,你才做到了一般人都不敢大舍的舉動,生活注定會徹底改變。古往今來,有許多事情和許多人就是有舍才有得,也有一些人卻認識不到這淺顯的道理,從而失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