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父親的驕傲(1 / 2)

父親退休後回到鄉下。他在城市做了十幾年工,卻沒有能力將家安在城市。父親說這樣也好,本來,他就屬於鄉下。鄉下有山有水,有綠的田野和騾馬親切的氣息,城裏有什麼呢?“連公園裏的大樹都是從鄉下連根拔起然後挪栽過去的。”父親這樣說。

然而他的兒子卻住在城市。年輕人和老人對於城市的看法,正好正反。城市裏有霓虹,有超級市場,有高聳雲端的寫字樓和飄散著香氣的咖啡廳,鄉下有什麼呢?“連鎮上的路燈都是城市淘汰掉的。”兒子這樣說。

兒子在城市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卻沒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兒子在工作之餘寫詩歌寫散文寫小說,發表後,樣刊和稿費,都是寄回老家。沒有固定收件地址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他也想讓老人在村人麵前招搖一番。其實更是他自己的賣弄和顯擺——記得在從前,村裏沒有人認為他可以在雜誌上發表一個字——現在他想要村裏人知道,他不但可以在刊物上發表文章,他還是作協會員。

稿費被父親一筆一筆地記到本子上,樣刊被父親一本一本鎖到櫃子裏。郵局距村子約有兩公裏,每一次來了稿費,父親都要徒步去取。有時候母親勸他:“就不能多攢幾張單子一起去取?”父親說:“反正閑著也沒事,權當散步了。”就出了院子,手裏緊緊地攥著稿費單。村人見了,問他:“幹什麼去呢?”父親就會自豪地回答:“給兒子取稿費去啊!”那表情,似乎兒子剛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可是父親的腿腳並不靈便,去郵局途中,他常常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即使這樣,父親也從來沒有讓任何一張稿費單在家裏過夜。

這一寄,就整整寄了五年。後來兒子回老家,村人見了,半是玩筆半是認真地說:“大作家回來啦!”兒子嘿嘿笑著,表情竟有些拘謹和不安——他已經過了那種自以為是的年齡,現在他認為作家並非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與工人農民一樣的普通的職業。可是如果父親這時候恰好也在旁邊,那表情就會非常得意。——作家在父親心目裏仍然是神聖的,父親仍然以他為榮。——可是他對父親的舉動,卻微微有些反感了。

那一年他在城市裏有了自己的房子,於是就跟父親商量,以後能不能把樣刊和稿費寄到城裏,這樣不僅自己方便,父親也能清閑一些。父親看看母親,母親說那樣也好。“你爹的腿腳一天不如一天了,有時去一趟郵局,中間得歇兩次。”母親替父親作主,“以後,就寄到城裏算了。”

父親一直沒有說話。他盯著自己絞到一起的兩隻手,目光變得黯淡無光。他昏昏懵懵地睡了一個下午,醒來,對老伴說:“我想再開一塊菜園。沒有事做,我會悶死的。”

其實父親並非沒有事做。他也釣魚,也打牌,也和村子裏的老哥們喝茶聊天。不去村委給兒子取信件不去郵局給兒子取稿費就突然覺得無事可做了,母親和兒子,都認為他的話有些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