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戲曲的文獻學(1 / 1)

黃裳同誌在《北京晚報》撰文談到戲曲演出中應掌握曆史與現實的分寸問題,看了十分讚成。我以為,無論作家、導演和演員,不但有掌握分寸的問題,而且對於一個劇種的文獻資料和它的演出史,也需要充分掌握。如果作家和演員都不甚了了,難怪觀眾對此就更加茫然了。

幾年前,鈕驃同誌曾就影片《尤三姐》中《寶劍記》林衝的扮相問題提出意見,認為在《紅樓夢》裏如果一個演《林衝夜奔》的角色竟穿戴著經過楊小樓改造的服裝和盔頭,就不符合曆史真實。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後來在《懿貴妃》電視劇裏又出現了類似情況。《城南舊事》在國內轉載了,《文彙月刊》是連序文一起刊出的。裏麵提到作者兒時聽過梅蘭芳的百代鑽針唱片《宇宙鋒》,印象很深。其實是作者記錯了。百代鑽針唱片中,根本沒有梅先生《宇宙鋒》唱段。梅先生第一次錄製《宇宙鋒》的反調,是1929年在高亭公司出版的。與此同時,他在蓓開公司還錄過一麵“修本”唱段。後來又在大中華公司錄過一麵,是《金殿裝瘋》以後新添出來的唱段。由於接受觀眾建議,梅先生從30年代起即使演全部《宇宙鋒》,也隻唱到“金殿”結束。所以這一唱段很快就絕跡於舞台了。到30年代初,梅先生在勝利公司又錄了這出戲西皮三眼“初嫁匡門心好慘”唱段共兩麵。這些唱片,沒有一張是用鑽針的,都是鋼針片。如果一位作家對這些戲曲文獻資料有一定了解,我想是不會在作品中出現失誤的。

去年上映的影片《人·猴》也有這類情形出現。劇本寫的該是30或40年代(總之是建國前)的故事。那時在京劇戲班裏演出的《盜仙草》都唱昆曲。直到田漢同誌五十年代重編皮黃本《白蛇傳》(又名《金缽記》),“盜草”一折才有改動。中國京劇院首次公演時,杜近芳以她的鐵嗓鋼喉唱二黃嗩呐導板轉原板,開旦行新紀元,我極表讚同,並當麵向馬少波同誌建議保留這一唱段。可是後來格於眾議,乃仍舊貫,改唱高撥子。一直沿襲至今天。另外,從前老本《安天會》在孫悟空開打時,應由李天王坐高台唱曲子,打一場唱一段。直到解放以後改成《鬧天宮》,才不再上天王了。而《人·猴》中的白蓮花演的《盜仙草》卻大唱高撥子,梁盛春《安天會》起打的場麵也全是今天《鬧天宮》的格局,台上空蕩蕩根本沒有李天王的影子。這哪裏是解放前演出的真實情況呢!電影的真實感很強,稍有疏忽,便出紕漏。謹再呼籲,希望引起作家、導演和演員的注意。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