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愚蠢的開始,以後悔告終
當人的願望不能實現,行動受到限製時,便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如工作的失敗、受騙、權力被侵犯、戀愛受挫、疾病纏身、秘密被他人發現、勞累過度等都會在一定的心理條件下產生憤怒。生活中,憤怒總能成為一種破壞性的情緒,讓人在盛怒之下,做出傷人又傷己的事情。
法國西南的小城塔布裏,有一名警察叫阿蘭·馬爾蒂,他的脾氣非常暴躁。一天晚上,阿蘭·馬爾蒂身著便裝來到市中心的一家煙草店門前,他準備到店裏買包香煙。這時一個叫埃裏克的流浪漢向他討煙抽,但馬爾蒂說他正要去買煙,其中的拒絕意味非常明顯。但埃裏克認為馬爾蒂買了煙後會給他一支,因此一直守候在店門口。
當馬爾蒂出來時,喝了不少酒的埃裏克便纏著他,要他給一支煙抽。馬爾蒂很討厭這個家夥,便冷冷地拒絕了他的要求。但埃裏克纏著他不放。於是兩人發生了口角。隨著互相謾罵和嘲諷的升級,兩人情緒逐漸激動了起來。
馬爾蒂掏出了警官證和手銬,粗魯地說:“如果你不放老實點,我就會給你一些顏色看。”
“你這個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麼樣?”埃裏克反唇相譏。
在言語的刺激下,兩人扭打成一團。旁邊的人趕緊將兩人分開,勸他們不要為一支香煙而發那麼大的火。
被勸開後的埃裏克罵罵咧咧地向附近一條小路走去,邊走邊喊:“臭警察,有本事你來抓我呀!”此時已失去理智的馬爾蒂聽到埃裏克的辱罵後,憤怒地拔出槍,衝過去,朝埃裏克連開四槍,埃裏克倒在了血泊中……
事後,法庭以“故意殺人罪”對馬爾蒂做出判決,他將服30年刑,埃裏克死了,馬爾蒂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煙,罪魁禍首是失控的憤怒情緒,這便是憤怒的代價。而在我們身邊,因憤怒導致的悲劇也數不勝數。
小陶是家裏三代單傳的男孩,父親對他寄予厚望,因此要求非常嚴格。有一天,小陶未寫作業但想出去玩,於是便對父親撒謊。父親在盛怒之下連續毆打小陶長達3個小時,導致孩子死亡……事後,這名父親追悔莫及。
當我們發怒時,情緒就會蒙蔽我們的眼睛,幹擾我們的理智,混亂我們的思維,動蕩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身心處於一種非正常的狀態,從而做出與我們的真實想法背道而馳的選擇。這種選擇,足可以讓我們毀滅。
公元前203年,是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西楚霸王項羽為了打通糧道,解決軍中嚴重缺糧的問題,決定東擊彭越。項羽在臨行之前,把大司馬曹咎叫到跟前,囑咐他說:“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毋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地,複從將軍。”其意思是要曹咎無論如何要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守住成皋,一定要等他回來再和漢軍決戰。
項羽走後的前幾日,曹咎尚能記住項羽的交待,任漢軍怎麼挑釁,都堅決按兵不動。久而久之,曹咎禁不住漢軍的激將法和誘敵計,受不了漢軍越來越升級的辱罵,最後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被虛假戰機欺騙了眼睛,憑著一時之氣,置項羽的命令於不顧,貿然率軍離城出戰,結果在半渡汜水時中計,導致大敗,而他自己也畏罪自殺了。
成皋失守後,漢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項羽的敗局就此確定。
大司馬曹咎被激怒後的衝動,使他忘記了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忘記了當前的目標與任務,最終在錯誤的心態下做出了錯誤的決策。這一決策,不僅使他丟失了守衛的重鎮,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更丟棄了一個王國的曆史機遇。如果曹咎能夠稍微忍耐一下,其結局可能會大不同。
由此可見,一個人被激怒的時候,也正是他心理防線最脆弱的時候,此時,一點兒風吹草動就能令他徹底失去判斷的能力而全線崩潰。所以說,如果你想要做出一番事業,首先就要學會製怒,遇事先冷靜地思考,千萬不要衝動,以免陷入他人布下的陷阱。
我們要知道,被別人激怒後,抑製自己的憤怒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在抑製憤怒的過程中,能量會消耗殆盡,你的心理也會嚴重受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被激怒,時刻保持冷靜和寬容,麵對別人的憤怒不要多想,因為他的憤怒並不是針對你。而當你轉變了一個角度去思考時,我們就會發現,理智地對待別人的每一句話,不被激怒,你就能讓自己保持冷靜。
理智麵對突如其來的羞辱
當一個人被羞辱時,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挫傷,就會發怒。一個人在盛怒之下,有可能做出任何事。隨便發怒的後果可想而知,尤其是當羞辱你的那個人勢力比你強大的時候,你的怒氣就可能送掉你的性命,如春秋時期的公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