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感恩:是一種互惠的投資)
感恩是一種積極心理,與人的幸福感有著密切的關係。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感恩是最強的幸福“促進劑”。
心理學上有個“互惠原理”,就是我們總覺得應該盡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別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互惠原理”告訴我們,懂得感恩與給予的人,別人也會對你感恩,也會感恩於你,給你同樣的幫助。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之間才會變得和諧、親切,而這種感恩之心也會使我們變得愉快和健康。因此,我們要懂得感恩,讓感恩為幸福加分。具體而言,感恩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感恩過去
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挫折、失敗、不公正的待遇,每每想起總感到傷感。特別是不良的成長環境或者父母的錯誤行為,會對我們今後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喜歡把自己擺在“受害者”的角色上,難以自拔。但是當我們反過來,把自己看做過去種種不幸經曆的“幸存者”時,我們就能更多地用感激的心態看待過去所經曆的種種,所以,不妨問問自己在過去的經曆中學到了什麼?你的哪些優勢幫助你渡過難關?你有哪些成長?感激過去,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對現在生活的主動權。
2.感恩自己
我們經常問自己“我‘錯’在哪裏?”而很少有人問“我‘對’在哪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忠實的支持者。在我們用自我苛求的目光不斷地挑剔自己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多年來,你“自己”為你所付出的一切,“你”絕不隻是自己獲得成功的工具。經常回顧自己的成功經曆,而不僅是著眼於我們的缺陷,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佳的自我接納,克服完美主義。
3.感恩伴侶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證明,關注伴侶的積極麵是良好婚姻關係的最有效預測因素。在我們挑剔對方的不足和缺點的時候,是否也同時關注到了對方的優點,以及伴侶為我們的付出呢?請認真清點你的伴侶為你帶來的快樂和幸福,讓他感受到你的感激,這是親密關係的潤滑劑更是粘合劑。而且表達對對方的感激,有時還會引發對方更加關注你的感受,甚至主動地調整自身的行為。
4.感恩生活
在精英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把個人財富的增加、成就的獲得、權力的增長歸究於純粹的個人奮鬥。由此我們更加深信,這些回報是付出的必然,但我們總覺得回報遠不及我們辛苦的付出。當我們在抱怨、不滿和指責中痛快地發泄的時候,和我們的唾沫一起飛散的還有我們的幸福。因為,幸福的人不可能沒有一顆感恩的心,而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也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
感恩是一種美德,更是生命鮮活程度的標誌,當我們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熟視無睹,對擁有美好的事物習以為常時,我們也在變得日益麻木不仁,我們不再能感覺到世界的和平、他人的支持和關愛、以及新鮮的空氣、溫暖的陽光對我們生命的意義。學會感恩生活,從用心和認真地體會我們“已擁有的”開始。“未得到的”也許有一天終會變成“已擁有的”,而若不懂得感恩和珍惜,“已擁有的”終有一天會變成“已失去的”。
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生活的人,一定是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感恩並且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盡管沒有太多的金錢,但我們也可以做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現在就開始為自己製訂一個感恩行動計劃吧,在製訂計劃之前,先回答下麵的問題:
1.你已經多長時間沒有回去看望父母了?你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與父母在一起?
2.你與男友或丈夫、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嗎?你是否兌現了陪伴他們的承諾?如果沒有,你今後應該怎麼做?
3.你與男友或丈夫、孩子經常溝通嗎?如果缺乏溝通,你應該如何彌補?
4.你如何感謝公司和老板給你提供的機會和平台?你是否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報答公司的付出和關照?
5.你如何感謝上司、同事或下屬對你的幫助、理解和支持?你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6.客戶成就了你今天的業績和輝煌,你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你如何感謝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比如老師、朋友、同學、同事?你如何用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對手甚至敵人?
7.你有抱怨的表現和惡習嗎?如果有,應該如何改掉?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還是一個不幸的人?為什麼?
8.你善於讚美別人嗎?你是經常麵帶微笑還是愁眉苦臉?在關心他人與服務他人方麵你做得如何?
9.你能為這個社會和身邊的人做些什麼?你打算怎樣回報社會?你如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比如參加誌願者活動)?
(第二節 善良:聚集人氣的溫馨力量)
在生活中,遇到有困難的人,不管是你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你都有義務伸出援助之手。隻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理由袖手旁觀。休謨說:“人類生活中最幸福的心靈氣質是品德善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必是一個心靈豐足的人。同時,善良的舉動也會帶給他人內心的感動和震撼。每個女孩都應該在心中播種善良的種子,日後方能綻放出絢爛的花朵。“善良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