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啊。”文靜違心地答道,她看到簡楨桌子上有一本《國家地理》,便順手抓了過來,並借機岔開話題:“簡楨,你喜歡旅遊啊?”
“哦,我一般吧,我老公喜歡旅遊,讓我幫他訂的。他讓我規劃一下“十一”的去處,我就把他平時看的雜誌給拿單位來了。”簡楨回答說。
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張誌城已經走了。文靜把報銷的款子交給薑敏麗便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周四論壇就要開始了,她的主持人串詞還沒有寫好,施末已經催過她了,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壓力。
因為這次論壇一直要持續到周六才結束,所以周六的口才課文靜不能直接到李老師的公司去聽了,好在李老師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將所有的講義資料及以往的講座視頻交給了文靜,因為要寫主持詞,這兩天文靜也是有空就把那套視頻光盤拿出來反複觀看。
十項口才技巧之十
十點體會確保有章可循
今天是我給大家講的關於口才的最後一堂課,在這裏我要先謝謝大家給李真順這樣的一個機會,正是你們的支持才成就了我的口才。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課題內容叫做十點體會確保有章可循。
十點體會之一——如何開頭:百花齊放,因人製宜
關於如何開頭,在這裏教給大家一個辦法,叫做“百花齊放,因人製宜”。所謂 “百花齊放,因人製宜”,就是在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開場白,對著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應邀參加由一家推廣老年用品的企業舉辦的產品推廣會,當主持人提到有請某專家上台講話的時候,其實我早到了,而且我胸前還別著胸麥,但我就是在台下坐著。主持人宣布完後我本應該馬上上台接棒的,但是我卻沒有立即上來,而是讓所有的人都期待著。其實我在那坐著的時候,就開始說話了 :“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在這裏我送給大家一首小詩,作為今天的見麵禮……”底下的人很疑惑,嘉賓都沒來,這聲音哪裏來的?他們在四處尋找聲源的時候,我就緩緩地從座位上站起來邊說邊往台上走,“七十不算老,八十年尚小。活到一百歲,正是風光好。”說到這的時候我已經站在台上了,然後我深深地給台下的各位鞠一躬,再接著說:“我祝願在場所有的叔叔阿姨,都能夠健健康康地活到100歲。祝願在座的所有朋友,都能成為健康的百歲老人!”
當我說完這些話以後,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這就是“百花齊放,因人製宜”這種開場白的一種方式,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
有一次在國際飯店搞一個活動,當時我在電視台搞編導工作,當主持人提到要我與大家分享一堂課的時候,我也沒有含糊,站到台上後我就說:“各位好,我是搞導演工作的,導演過很多作品……”你想一想這個話說出去會產生什麼效果?肯定有些人心裏就開始想了,難道你比張藝謀還厲害!但是接下來我就說了: “回想自己的十多年的導演經曆,我雖然導過很多作品,但是沒有一部可以說得出來,能給大家留下印象的……”大家聽到這裏就又感覺這個人還行。於是接下來第三句我便說:“因此,總結自己的導演工作,我充其量也就是個一流導演,三流是夠不上的。”於是,現場的人員聽到這裏開始哈哈大笑,心裏想著這人還算得上幽默。我又繼續說:“各位,今天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有擠公車的、 坐地鐵的,這麼熱的天,接下來給我40分鍾的時間,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東西,您可以不參與,但不要拒絕了解。”這些話每一句都能走進人們的心裏。其實我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一上台要抓場,幾句話就得讓現場的聽眾跟著你的思路走,這一點很重要。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次我應邀到某區的一個企業給下崗工人講課。工人們都要下崗了,沒飯吃了,他哪裏肯聽你的吆喝。工會主席在那裏越是聲嘶力竭製止,底下的反應就越大,甚至有人開始罵娘了。我當時在現場看到這個情況,馬上意識到工會主席可能搞不定,於是我立即走上台去跟工會主席耳語:“您可以下去了。”工會主席認為我是他們請來的嘉賓,擔心我控製不了場麵徒生尷尬,還不太好意思,後來我又跟他強調一次,他才一步三回頭不放心地看著我走了。
於是,我就用了前麵曾跟大家提到過的“態勢語”,我把手勢放得很大,眉飛色舞,嘴巴張得很大,表情配合著表現的內容也很豐富,但我就是不出聲音。於是,底下的人看到我賣力地比劃,而且好像講得很起勁的樣子,但是卻聽不到聲音,他們就感到很奇怪,混亂不受控製的現場漸漸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