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的確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比賽,雙方打成2比2後進入了加時賽。但是很快,對方進了一球,這一次,韋爾奇所在的塞勒姆女巫隊又輸了。這已是連續第七場失利。
韋爾奇沮喪至極,憤怒地將球棍摔向場地對麵,隨後頭也不回地衝進了休息室。整個球隊已經在那兒了,大家正在換冰鞋和球衣。就在這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門突然被打開,一位身穿花色連衣裙的中年婦女大步走了進來。整個休息室頓時安靜了下來。每一雙眼睛都注視著這位中年婦女,不知道她要做什麼。
當時屋子裏有幾名隊員正在換衣服,這位婦女徑直向韋爾奇走過來,一把揪住他的衣領。
“你這個窩囊廢!”她衝著韋爾奇大聲地吼道,“如果你不知道失敗是什麼,你就永遠都不會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再來參加比賽!”
韋爾奇遭到了羞辱,而且是在隊友們麵前,但上麵的這番話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他心裏,並且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這位婦女正是韋爾奇的母親——格蕾絲·韋爾奇。後來韋爾奇回憶說:“母親是我一生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她不但教會了我競爭的價值,還教會了我勝利的喜悅和在前進中接受失敗的必要。”
母親不僅教會他學會接受失敗,而且還總是鼓勵他讓他更自信。
小韋爾奇有口吃症,而且似乎很難根除。有時候他的口吃還會引來不少笑話。讀大學的時候,他的口吃還沒有徹底根除。每逢星期五,天主教徒是不允許吃肉的,所以他經常點一份烤麵包夾金槍魚。不可避免地,女服務員每次都是給他端來“雙份”而非“一份”三明治,因為她聽到他點的是“兩份金槍魚三明治”(tutunasandwiches聽起來像twotunasandwiches)。
然而,他的母親總是會為他的口吃尋找一些完美的理由。她會對他說:“這是因為你太聰明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舌頭可以配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袋瓜。”與其他從小口吃的孩子相反,這麼多年來,韋爾奇從未對自己的口吃有過絲毫的憂慮。他充分相信母親對她說的話:他的大腦比他的嘴轉得快。
也許母親給韋爾奇最偉大的一件禮物就是自信心。自信心給了韋爾奇勇氣,並能充分釋放他的無窮能量。它可以讓他在今後的事業生涯中承受更大的風險並獲得比任何人能夠想象出來的更為輝煌的成功。
唯一的競爭優勢,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更快的能力。
不要在意犯錯誤,重要的是贏得要比輸得多。我們應該知道如何生活在錯誤中,並不斷地去矯正它。
貝利(1940至今)
巴西足球名將,被譽為“球王”。
父愛做成的襪子足球
貝利的父親曾經是一位職業足球運動員。在小貝利還不到2歲的時候,父親在一次比賽中就被對手撞倒,右膝蓋負了重傷,從此再也不能上場踢球了。當時,貝利一家六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一人維持,非常艱難。
小貝利很懂事,從小就去當學徒,替人擦皮鞋,到衛生所煮咖啡、倒便盆,以便給家裏增加點收入,但畢竟他還是個孩子,掙來的錢很少。年幼的貝利是個非常好動的孩子,從早到晚都在外麵玩,受父親的影響,他最喜歡踢足球。隻要一有空他就同小夥伴們在街頭巷尾踢球。嚴格地說,這就是他的足球生涯的開始。
但是,喜歡足球的小貝利卻沒有自己的球。雖然在巴西,足球運動十分普及,小皮球也多得數不勝數,但是,有誰願意把一個球白白地送給這個“野孩子”呢!憑著小貝利的家境,當然買不起足球。家裏的收入隻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銷。
小貝利十分希望有朝一日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足球,可是懂事的他從來不和家裏人說起自己的這個願望。但是父親對小貝利的想法知道得很清楚。家裏沒有錢給孩子買球,怎麼辦呢?父親為自己不能給孩子買球而覺得很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