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采用歸類析異法。
有些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就像孿生姐妹一樣,或是隻有一筆之差,或是某一筆的長短略有不同。如果能把這些字集中起來,並找出每個字的筆畫特點,就可以起到分辨、記憶的作用。
比如,“己”、“已”、“巳”這三個字就非常相似,一不小心就會寫錯。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筆畫的特點歸納為“開口己,半口已,閉口巳”;“戍”、“戌”、“戊”,這三個字的筆畫特點是中間一筆各有不同,那我們就可以概括為“點戍、橫戌、戊中空”。我們可以依據這樣的方式,再結合自己的情況,歸類、分析字形相似的漢字。
第四,采用來源推形法。
對於某些詞語,如果單看它的“音、義”,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追溯它的來源,便知它是錯誤的。因為,有些詞語來源於古代典籍或寓言故事。比如,“世外桃園”,單看“桃園”是對的,但是這個詞語與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有關,所以它的正確寫法應該是“世外桃源”。隻要我們能記住某些特定詞語的出處或故事大意,就不會寫錯了。
第五,建立一個“錯別字檔案”。
我們可以把自己經常寫錯的字記錄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將其列為“錯別字檔案”。在這個檔案中,我們既要寫出寫錯的字、正確的字,還要寫出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比如,我們經常把“鬆弛”的“弛”寫成“馳”,就要記錄下它們的不同之處:“弛”的主要意思是放鬆、解除;“馳”的主要意思是車馬等奔跑。那麼,當我們下次寫道“鬆弛”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應該是“弛”還是“馳”。如果我們還是拿不準的話,就可以翻出“錯別字檔案”看一下。久而久之,我們的錯別字就會越來越少。
小貼士
一、劃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並改在後麵的括號中。
裝定()按裝()彌慢()必竟()姿式()想往()扭扣()
山青水秀()穿流不息()不加思索()一口同聲()以身作責()
二、下麵這篇短文裏有多個錯別字,請將它們用圓圈畫出來,然後在下麵改正過來。
公圓的風景真美阿!楊柳垂著常頭,薇風吹來,好像在不停地招手。假山千資百態,有的像免子,蹺起了尾巴,似乎是在切切私語;有的像獅子,威武地戰在那裏,仿佛是在站崗;有的像老爺爺,拄著拐杖,戰在那裏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