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
大學畢業很多年後的某一天,尼爾去拜訪自己多年未見的老師。看到多年未曾謀麵的學生,老師很高興,便跟他隨意聊了起來,當老師問到尼爾的工作情況時,發現尼爾一臉委屈。尼爾說到:“我討厭我現在的工作,既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又跟我的專業不符,整天渾渾噩噩,沒有什麼可做的,而且薪水少得可憐,剛好夠我吃住。”
聽到這,老師忍不住內心的驚訝問到:“既然你的薪水這麼低,為什麼不跳槽去幹別的呢?”
“我找不到更好的機會,所以我隻能暫時在這兒幹著”尼爾無奈地說道。
這時,經過老師細心地傾聽,發現了尼爾的問題所在,便對尼爾說道:“你是空有抱負但不知道怎麼去做,你的思想被束縛住了,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崗位不適合,怎麼也不想著去學習新的知識,嚐試跳出這個圈子呢?”
聽到這些後,尼爾有些沉默了,接著他又抱怨道:“是我命不好,命運之神從來都不會眷顧我。”講到這裏,老師有些怒了:“你整天怨天尤人,抱怨命運對你不公,而你卻從來沒想過是你的懶惰導致你如此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即便是機會真的有一天降臨到你頭上,你也會因為準備不足而錯過去的。”
老師繼續說:“機會是永遠不會留給一個失去上進心的人的,這樣的人這輩子注定會是一個失敗者。”
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它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是因為那個人已經做好了足夠多的工作,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已經足夠成熟,所謂勤能致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直勤勞地做事,命運來臨時不會放棄,那些沒有準備好的人,即使命運之神到來,他們也隻能無奈地錯過。
他的玻璃鋼人生
他是一個農民。當時因為家裏太窮,沒錢供他讀書,他隻上了幾年小學。輟學回家後,他幫助父親一起耕種那二畝田地。18歲時,父親不幸離開了他,他成了家裏的頂梁柱,擔起了養家的責任,他不僅要養家,還要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以及癱瘓在床的祖母。
很快就到了改革開放,農民有了承包地,他有了地之後生出一個養魚的想法,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裏的幹部,但人家告訴他,雖然是水田,但不能好好地養魚,要他老老實實的種莊稼,他聽了幹部的話,把挖好的水塘填平。這件事一下子在村子裏傳開了,每個人都笑話他,真是一個想賺錢想瘋了的蠢人。
不知道他從哪裏得到了養雞的消息,便向親戚借了300元錢,養起了雞。剛養上雞後,便迎來一場大雨,之後雞得了瘟疫,沒幾天的時間雞全部死光。雖然300元錢並不算多,可是對於一個隻有二畝薄田並且家裏有兩位病人的人來說,也算是天文數字了,這一次的失敗使母親傷心過度離他而去。
後來他又做了很多事,比如釀酒、捕魚、幫別人打過炮眼……當然,他並沒有什麼收獲。
一直到36歲,他都沒有討到老婆,連那些離異的並帶有孩子的女人都看不上他,因為他還沒有錢翻蓋房子,他所住的是父親曾經留給他的土屋,經過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很可能在一大場大雨之後,房子都沒了。村子裏的人看不上娶不上媳婦的光棍,但是他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很快,他又四處借錢,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誰知,這一次他又不順利,上路才半個月,他與拖拉機一起衝入了一條河裏,他在這次意外中斷了一條腿,成了一個瘸子。
人們後來幫他把那輛拖拉機打撈上來,但損失太厲害,他隻能把它拆掉,賣了廢鐵。
整個村子的人,都認為他這輩子就這樣了。
誰也不會想到多年以後,他會成為一家身家上億的公司老總。現在,他曾經所受的苦難和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經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媒體采訪他,報告文學寫他,曾經有一位記者這樣問過他。
記者問:“在曾經那麼多苦難的日子裏?是什麼支撐著您,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縮呢?”
他坐在他那寬大豪華的辦公室裏,喝著辦公桌上的水,他把最後一口喝完後,拿著杯子問記者:“如果我鬆手了,杯子會怎樣?”
記者說:“當然會掉到地上,摔碎了!”
“那就試試看吧!”
說完,他的手鬆開,杯子掉到了地上,一陣清脆的響聲之後,杯子完好無損,那個杯子並沒有破碎。他說:“即使這裏坐著10個人,我想他們依然會認為這隻杯子會摔碎。但是,他並不是一隻普通的琉璃杯,他是玻璃鋼製作的。”
原來如此!像他這樣的人,隻要還有一口氣,他也會去拉成功的手,隻要上天不剝奪他的生命,他就不會退縮。
這位成功者從小到大的境遇真的是糟透了,但是他通過自己的雙手把自己悲慘的命運重新改寫了。他靠的是什麼?其實無非是在失意的時候,他從不輕言放棄,通過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怕風雨最終向成功一步步靠近。
挫折到來的時候,隻有通過自強不息的精神才能與困難作戰,不停地超越自我。如果在困難來臨的時候,等待著別人來幫忙,那麼到來的將是自己的失敗。
很多人生下來可能就不如意,這是上天的安排,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比如上天把我們安排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可是正因為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才更容易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貧窮的家庭可能所要麵對的困難要多一些,但這難道不是對自己很好的曆練嗎?當自己成長並長大後,重新回頭來看自己的人生,才發現那並不苦,而是自己一生的財富,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村夫與禿鷹
從前有一個村夫,他走到山頂的時候不幸遭到了禿鷹的襲擊。村夫的鞋子與襪子都被禿鷹撕成了碎片,禿鷹把這些撕碎後,便攻擊起了村夫的雙腳。
這時走過來一位打柴的人,他看到村夫鮮血淋漓的腳,不禁心疼地問:“你為什麼還要讓禿鷹來繼續襲擊你呢?”
村夫苦笑了一下,回答他說:“我實在拿它沒有辦法,最開始被禿鷹攻擊的時候,我也試圖趕走它,但是它比我想象的頑強太多,它在我的麵前抓來抓去,與臉相比,我隻能犧牲我的腳了。你看它多頑強,我的腳也都撕成碎屑了,它太可怕了!”
打柴人看了說:“其實隻要一槍,它就會斃命!”
村夫聽了以後,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尖叫起來:“好啊!求你助我一臂之力,我想活下來。”
打柴人回答他說:“我很願意幫助你,你再堅持一會兒,我現在就去拿槍。”
雖然村夫還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他依然堅強地說:“放心,我一定會堅持到你回來的!”
打柴人飛快地跑下山拿槍,禿鷹好像知道了什麼,就在打柴人轉身的工夫,禿鷹的嘴離開了村夫的腳,它飛向了天空,它把身子飛得離村夫遠遠的,好以獲得更大的衝力來攻擊村夫,當禿鷹的嘴向村夫的後頭深深啄去時,村夫已經無法等到救他的人,他被撲倒在地。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過束手無策的事吧?是因為真的束手無策了,還是因為自己已經放棄了?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禿鷹感受到村夫的頑強,它最終或許就會敗下來,最後村夫將戰勝禿鷹,這時候村夫不僅可以保住自己的臉,甚至可以保住自己的腳,但是他沒有,而是禿鷹的頑強戰勝了村夫的頑強。當被敵人戰勝的時候,結局就是任人宰割。
承認生命的不完美
十多年前,他生活在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北方小城,然後他從那個小城裏走了出來,考進了北京的一所大學。第一天上學,鄰桌的女同學就興衝衝地與他聊天,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哪裏人?”
他最討厭這個的問題,以他的邏輯來看,他所出生的地方,就意味著自己沒見識,小家子氣,他的出生所在地肯定會讓出生在大城市的同學所看不起。
他因為害怕被更多的人問到這樣的問題,他把自己隱蔽起來,不願意和同學們說話,一個學期結束以後,很多同班同學都與他不熟,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他!
自卑的心理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占據著他的心靈。就連照相的時候,他都會給自己加一層保護衣,把大大的墨鏡掛在鼻梁上,好掩飾自己自卑的內心。
有一位女孩,20多年前,她也來到北京的一所大學上學。
她長得肥胖,樣子不好看,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疑心、自卑中度過,因為她總覺得同學們在偷偷地嘲笑她太難看。
她怕露出粗壯的腿而放棄穿裙子,不去上體育課。大學將要畢業的時候,她因為自己的功課太糟糕,而差點無法畢業。隻有她知道,她並不是因為功課差,而是因為自己根本不敢參與體育長跑測試!
老師告訴她:“你跑吧,哪怕很慢,我都會給你按及格算。”
可是她就不願意跑。她多麼想跟老師說,她不是在抗拒測試,而是因為她的內心無比恐慌,她非常害怕因為自己的肥胖,使她的身體跑起來顯得非常愚笨,同學們一定會嘲笑她的。誰知,她並沒有解釋的勇氣,她麵對老師茫然不知所措,隻是跟在老師的身後,老師去哪裏,她便跟到哪裏,老師要回家做飯,她也跟在身後,老師實在拿她沒轍了,答應她,算她及格。
一次電視晚會上,這位自卑的女孩對他說:“如果曾經我們是同學,可能我們兩個人永遠都不會說話。你會這麼想,人家北京市的女孩子怎麼會看得上我呢?而我會這麼想,人家怎麼會看得上我,我那麼醜,人家那麼帥。”
如今他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的主持人,全國幾億的人都看他主持的節目,他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從容自信。他就是——白岩鬆。
如今她也成為了一名中央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她是第一個依靠自己的才氣,不是憑借自己的外貌走向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崗位的。她就是——張越。
居然是他們!很難想象他們曾經也會自卑。其實自卑不是什麼大事,真的可以徹底擺脫掉。
我們總有一些事情覺得不如別人,比如長相不美、學習差、不聰明……可是我們那雙眼睛總是不願意看到我們身上還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優點,比如手巧、善良、勇敢……而我們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去比,比如我們明明知道自己長的不如別人,卻總是與別人比;我們的體育比不上別人,總是哀歎。我們更應該去發掘自己的優點,學會長出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發現美,發現善良,發現那些世間更美的事,當我們這樣的發現越來越多的時候,內心會得到充盈,也會越來越自信,並把自身的優點不斷放大,讓自己成為不可複製的人。
走出生命的路口
在一個地方那裏有一個溶洞,這個溶洞被當地人稱為“魔洞”,因為所有進過溶洞的人,沒有一個走出來過,但有一位老教授,他打算帶著他的兩個學生一起去考察這個生死之洞。
當他們看隨身攜帶的計時器時,才知道他們已經在這個漆黑的溶洞裏走了14個小時了。
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一個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水晶岩洞的麵前,其中一個學生興奮地跑過去,他太喜歡這迷人的水晶了。
激動的心情過去了,其中一個負責畫路標的學生才恍然大悟,他不敢相信地叫起來:“我居然忘記了刻下路標箭頭。”
這時他們看到呈現在他們四周的竟然有著上百個大小各異的洞口。這些洞口像一個迷宮,洞與洞相連,他們不停地在各個洞口裏出入,但都沒有找到來時的路。
老教授帶著他們一步一步地搜尋著,他的眼睛一亮,驚喜地喊道:“你們看,這裏有一個記號!”他們試著順著這個標誌前進。
他們順著標誌一直往前走,老教授細心觀察的眼睛總是可以最先找到下一個標記,直到他們的眼睛感到太陽的強光,他們才知道,他們已經走出來了。
兩位差點死而複生的大學生,竟然像個孩子一樣,抱頭痛哭起來。他們感激地對教授說:“要不是有那位前人……”
而這時老教授才從衣兜裏拿出了已經被磨成半截的石灰遞到兩個大學生麵前,教授說:“在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時候,我們唯一相信的便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人生也有很多路口,即使在不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是需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各種選擇,而這種選擇也將是一生的。比如學校,比如報考的專業,比如將來的工作。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因為隻有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確定目標後,朝著自己所設想的道路不停地前行,當遇到絕境的時候,更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之光。隻要靠著自己的信念一點一點向前走,迎接著我們的一定是美好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