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共同的心願(2 / 2)

天苑四人不習慣爬梯子,還是撲翼而上,這一下可苦了地球人。梁維舟隻好領著大家沿著旋梯拾級而上,爬了好半天,才氣喘籲籲地登上了飛船頂端。他們跟著天苑四人從洞口鑽進飛船內部。

三個多小時之後,梁維舟一行又從飛船裏鑽出來。天苑四人這幾天打算在飛船裏住,就沒跟出來。梁維舟、嶽靜和徐振宇他們一道回縣招待所。

根據天苑四人的介紹和參觀的印象,梁維舟信心十足。他一邊走一邊說:

“從飛船總的製造情況來看,我們地球人當今的技術水平與它的差距還很大。但從損壞的情況看,需要修理的隻是外殼和控製部分。就此而言,我們在十年之內,還是能夠把它修複的。”

“關於控製部分,即使體積大些也不要緊,飛船裏有的是空地方。”嶽靜補充道。

徐振宇邊聽邊想,顯出一種心神不定的樣子。甚至楊帆問他,他都沒有作聲。金翔帶來的消息,修複飛船的希望,天苑四人重返家園的決心:這一切都使他受到激勵,一個強烈的願望在他腦中油然而生。但是,怎麼和她說呢?她會同意嗎?想到這些,他的兩道濃眉不由得緊鎖到一起。其實,他雖然沒說什麼,但他的一舉一動早已看在楊帆的眼裏。

晚飯後,徐振宇決心找楊帆談談。他倆沿著河邊大道默默地並肩而行,走了很大一段路,徐振宇才開了口:

“帆,你也知道,我從小就愛好天文學,向往宇宙航行,恨不得能親自飛到宇宙人那裏。現在,天苑四人出現,把地外文明送到了地球上來。這為我們研究天苑四人的先進技術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你說是嗎?”

“是這樣。”楊帆微微一笑,“不過,你想說的一定不是這些。”

徐振宇坦率而激動地說:

“是的,我認為人類不能老是在地球上、在太陽係裏研究宇宙,研究地外文明。我們要利用天苑四人返回的機會,跟去實地了解那裏的情況,鞏固和他們的聯係。我想去實現這個理想,你能同意我去嗎?”

“我支持你去呀!”楊帆笑道。

“我希望你多想一想,不要回答得這麼快。”

“那你為什麼不多想想呢?”

“我早已考慮好,有了充分思想準備。這一去實際上就是生離死別,再回來時,地球上一定變得麵目全非了。”

“我早已看出了你的心思,所以也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你要去,我和你一道去!”楊帆毅然地說。

“你真能和我一道去嗎?這太好了!”徐振宇驚喜地說,“你為我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叫我怎麼……”

楊帆打斷了他的話,激昂地說:

“你不要以為我是為了你,才走上這充滿危險的道路。我知道,你是為發展我國的天文事業而去;難道我為了研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就不需要去了嗎?我並不是為你作出犧牲,而是為了你我為之奮鬥的共同事業而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徐振宇聽了這一席話,心裏熱乎乎的。他停下腳步,激動地握住她的雙手說:

“帆,我自以為對你很了解,今天才知道,我以前對你並不那麼了解。”

這一天,他們一直談到很晚很晚才回到縣招待所裏。

第二天,他們又到飛船裏去工作。當尼柯羅向他們詳細介紹冬眠方法時,方雨田問道:

“這麼說,你們在旅途中就是利用這種方法度過了一千年?”

“旅途中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尼柯羅不動聲色地說,“不過,不是度過一千年,而是二千年!”

“什麼!二千年?”方雨田驚訝了。

“你們的‘年’,一年有多長?”徐振宇問。

“我是說二千個地球年!”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猜不透這是怎麼一回事。

“當初飛船墜落海麵時,你們為什麼不用自己的撲翼機直接飛到大陸上呢?”徐振宇問。

尼柯羅通過袖珍語言翻譯機,把他們當初墜海後的情形,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注釋1”《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製度》(社論),見《人民日報》198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