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竹簡探奇(2 / 2)

“什麼事值得你這樣激動?”何宜靜平靜地反問,隨即湊到他那張放滿竹簡的桌子旁。

桌子上有百十支竹簡,任思宏已經把它們注上了編號,依次排列好。她看到它們的編號是從M484開始,到M597為止。

“你自己讀吧,”任思宏心情平靜了一些,“你讀完了也會激動的。”

何宜靜戴上了一副老花鏡,俯首讀著:

“漢武帝元光元年……”

漢武帝元光元年,天文學家呂遷任江陵縣令。

六月初四,呂遷偕子呂不茂與同窗好友鄧可,自江陵城南門乘客船赴西陵遊玩。

初五夜,呂遷在客船上觀天象,發現房宿“注釋2”中有一客星“注釋3”,大如錢,五光十色。

初六,船抵夷陵“注釋4”碼頭。呂遷三人登岸投宿。

幾日後遊至一處,但見群峰疊錯,飛泉似雪,蒼鬆碧翠。呂不茂取出筆、帛,呂遷、鄧可吟詩作畫,興致極濃。

呂遷忽聞一聲自地下傳出,便俯首細聽。鄧可、呂不茂見狀,亦來傾聽。此聲初如蛇行草中,後如悶雷滾滾。突然一小丘自足下鼓起,呂遷三人摔倒在地。三人爬起急退之。

呂遷往小丘上定睛一看,縷縷青煙嗞嗞作響,道道紅光、金光直衝雲霄。隨後,有帶瓣殼之銅球出於土。銅球直徑約三尺“注釋5”餘,其上有星八百餘顆,金光四射,狀如渾象“注釋6”。呂遷細觀之,球上有參宿“注釋7”七星,形似一鼎。

呂遷與鄧可欲將銅球取出,用盡平生之力,分毫未動。蓋因銅球緊固於瓣殼,瓣殼深置於土中之故。呂遷怕銅球複入土,急喚其子取來筆、帛等物,速將銅球上諸星一一臨摹繪製於帛上。

呂遷繪畢,銅球果複入土不見。

時有農夫數人途經於此,見狀甚奇,問之呂遷之旁。遷曰:“日後複出,與爾等一一答之。”

天色漸晚,呂遷三人依依不舍而去。

“這段記載神話色彩太濃,不一定可靠。”仔細看完那些竹簡之後,何宜靜摘下老花鏡,安詳地說。

“我認為這件事現在還難於判斷真偽,如果能把那張臨摹在帛上的古星圖找到,問題就好判斷得多。”任思宏又恢複了自信的神色。

“墓葬中並沒有古星圖呀!”

“竹簡中的隨葬品清單記載著有星圖一幅,可惜我們沒有找到!”

看來,要揭開銅球的真偽之謎,首先就得找出這幅古星圖。

“注釋1”竹笥,盛東西的長方形小竹箱。

“注釋2”房宿,二十八宿之一,位於天蠍座。

“注釋3”客星,中國古代對突然出現而後變暗或來而複去的星的統稱,其中有許多是新星。

“注釋4”夷陵,今宜昌。

“注釋5”尺,西漢時的尺,合今0.233米。

“注釋6”渾象,我國古代的一種天文儀器,相當於現代的天球儀,也叫渾天儀。

“注釋7”參宿,二十八宿之一,在獵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