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知行樞密院事徹爾特穆爾以兵討叛蠻,戮其黨七百餘人。
大寧和眾縣何千妻殉夫,旌其門。
八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辛亥,帝至自上都。
甲寅,命宣課提舉司毋收雅克特穆爾邸舍商貸稅。
江浙水,壞田四十八萬八千餘頃。
詔皇子古嚕達喇出居雅克特穆爾家;九月,癸酉朔,市鄂爾根薩哩宅,命雅克特穆爾奉皇子古嚕達喇居之。
乙亥,命留守司發軍士,築駐蹕台於大承天護聖寺東。
禦史台臣劾奏:“四川行省參政馬鎔,發糧六千石餉雲南軍,中道輒還,預借俸鈔一十九錠以娶妾,又詬罵平章汪濤昌,罪雖蒙宥,難任宰輔。”帝曰:“綱常之理,尊卑之分,懵無所知,其何以居上而臨下!亟罷之!”
丙子,海南賊王周,糾率十九洞蠻二萬餘人作亂。命調廣東、福建兵隸湖廣左丞伊喇四努統領討捕。
湖州安吉縣久雨,太湖溢,漂沒居民,賑之。
丁亥,禦史台言:“江西行省參政李允中,乃故內侍李邦寧養子,器質庸下,誤叨重選,宜黜罷。”從之。
雲南祿餘複叛,殺烏撒宣慰使伊嚕、東川路總管府判官嘉琿迪等二十餘人,率兵擊羅羅斯,寇順元路。丁酉,雲南行省遣都事諾海、鎮撫欒智等奉詔往諭祿餘及授以參政製命,至撒家關,祿餘拒不受。俄而賊大至,諾海因與力戰,賊乃退。及晚,烏撒兵入順元境,左丞特穆爾布哈禦賊,諾海複就陣宣詔招之,遂遇害,特穆爾布哈等斂兵還。
冬,十月,己酉,為皇子古嚕達喇作佛事,釋在京囚死罪者二人,杖罪者四十七人。
癸醜,蒙古都元帥齊喇引兵擊阿哈賊黨於靖江路海中山,為雲梯登山,破其柵,殺賊五百餘人;圖沁之弟必裏克圖庫圖齊,舉家赴海死。
戊午,吳江州大風雨,太湖溢,漂沒廬舍。辛酉,命江浙行省賑之。
丙寅,雅克特穆爾取犛牛五十於西域來獻。
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雲南行省言:“伊奇布錫之地所牧國馬,歲給鹽,以每月上寅日啖之,則馬健無病。比因布呼叛亂,雲南鹽不可到,馬多病死。”詔四川行省以鹽給之。
乙亥,李彥通、蕭布蘭奚等謀反,伏誅。
癸未,詔養雅克特穆爾之子塔喇哈為子,賜居弟。
隆祥司使晃忽爾布哈言:“海南所建大興龍普時寺,工費浩穰,黎人不勝其擾,以故為亂。”詔湖廣行省臣布哈及宣慰、宣撫二司領其役,仍命廉訪司蒞之。
十二月,戊申,陝西行台禦史尼古巴、高坦等劾奏:“本台監察禦史陳良,恃勢肆毒,徇私破法,請罷職籍贓,還歸田裏。”詔:“雖會赦,其準風憲例,追奪敕命,餘如所奏。”
以黃金符鐫文曰:“翊忠徇義、迪節同勳”,賜西域親軍副都指揮使奇徹,以旌其天曆初紅橋戰功。
壬子,複命諸王呼喇春還鎮雲南。
癸醜,河南、河北道廉訪副使僧嘉努言:“自古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今官於朝十年不省覲者有之,非無思親之心,實由朝廷無給假省親之製,而有擅離官次之禁。古律,諸職官父母在三百裏,於三年聽一給定省假二十日;無父母者,五年聽一給拜墓假十日。以此推之,父母在三百裏以至萬裏,宜計道裏遠近,定立假期。其應省覲而不省覲者坐以罪;若詐冒假期,規避以掩其罪,與詐奔喪者同科。”命中書省、禮部、刑部及翰林、集賢、奎章閣議之。
癸亥,雨木冰。
是歲,以集賢大學士嶽柱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時有誣告富民負永寧王官帑銀八百餘錠者,中書遣使諸路征之。使至江西,嶽柱曰:“事涉誣罔,不可奉命。”僚佐重違宰臣意,嶽柱曰:“民為邦本,傷本以斂怨,亦非宰相福也。”令使者以此意複命。雅克特穆爾聞其言感悟,命刑部詰治,得誣罔狀,坐告者罪,以其事聞,帝嘉之,特賜幣帛及上尊酒。
桂陽州民張思進等,嘯聚二千餘眾,州縣不能治,廣東宣慰司請發兵捕之,嶽柱曰:“有司不能撫綏邊民,乃欲僥幸興兵以為民害邪!遣千戶王英往問狀。英直抵賊巢,諭以禍福,賊曰:“致我為非者,兩巡檢司耳,我等何敢有異心哉!”諭其眾使複業,一方以寧。嶽柱,鄂爾根薩理之子也。
監察禦史陳思謙言:“銓衡之弊有四:入仕之門太多,黜陟之法太簡,州郡之任太淹,朝省之除太速。請設三策以救四弊:一曰至元三十年以後增設衙門,冗濫不急者,從實減並;其外有選法者,並入中書。二曰宜參酌古製,設辟舉之科,令三品以下各舉所知,得才則受賞,失實則受罰。三曰古者剌史入為三公,郎官出宰百裏,蓋使外職識朝廷治體,內官知民間利病。今後曆縣尹有能聲善政者,授郎官、禦史,曆郡守有奇才異績者,任憲使、書尚,其餘各驗資品通遷。在內者不得三考連任京官,在外者須曆兩任乃遷內職;績非出類,守不敗官者,則循以年勞,處以常調。凡朝缺官員,須二十月之上,方許遷除。”帝命中書議行之。
時有官居喪者,往往奪情起複,思謙言:“三年之喪,謂之達禮,自非金革,不可從權。”遂著於令。有詔起報嚴寺,思廉曰:“兵荒之餘,當罷土木以舒民力。”帝嘉之曰:“此正得祖宗立台憲之意,繼此事有當言者無隱。”賜縑綺旌之。思謙,祐之孫也。
帝幸奎章閣,命取國史閱之,左右舁匱以往,國史院長貳無敢言。編修呂思誠爭曰:“國史紀當代人君善惡,自古天子無觀閱之者。”乃止。
至順三年
春,正月,癸酉,命前高麗國王王燾仍為高麗國王,賜金印。初,燾有疾,命其子楨襲王爵。至是燾疾愈,故複位。
己卯,罷諸建造工役,惟城郭、河渠、橋道、倉庫勿禁。
廣西羅韋裏叛寇馬武衝等攻陷那馬違等寨,命廣西宣慰司嚴軍禦之。
伊闕徹爾冒請衛士芻粟,當坐罪,雅克特穆爾請釋之。
戊子,萬安軍黎賊王奴羅等寇臨水縣。
己醜,四川行省言:“去年九月,左丞特穆爾布哈與祿餘賊兵戰被創,賊遂侵境,請調重慶、敘州兵二千五百人往救之。”順元宣撫司亦言:“賊列行營為十六所,請調兵分道備禦。”
詔上都留守司為雅克特穆爾建居第。
禦史台言:“選除雲南廉訪司官,多托故不行,今有如是者,風憲勿複用。”製可。
庚子,夔路忠信寨洞主阿具什用合洞蠻八百餘人寇施州。
二月,戊申,雲南行省言:“會通州土官阿賽及河西阿勒等,與羅羅賊等千五百人,寇會川路之卜龍村;又,祿餘將引兵與茫部合寇羅羅斯,截大渡河、金沙江以攻東川、會通等州,請奉先所降詔書招諭之,不奉命則眾宜進軍。”製可。
己酉,祿餘言於四川行省曰:“自父祖世為烏撒土官宣慰使,佩虎符,素無異心。曩為布呼誘脅。比聞朝廷招諭,而今限期已過,乞再降詔赦,即率四路土官出降。仍乞改屬四川省,隸永寧路,冀得休息。”行省以聞。詔中書、樞密、禦史諸大臣雜議之。
集賢大學士致仕王約卒。
辛酉,雅克特穆爾兼奎章閣大學士、領奎章閣學士院事。
己巳,詔修曲阜先聖廟。
邛州有二井,舊名金鳳、茅地。天曆初地震,鹽水湧溢,州民侯坤願作什器煮鹽而輸課於官,詔四川轉運鹽司主之。
三月,庚午朔,中書省言:“凡遠戍軍官死而歸葬者,宜視民官例,給道裏之費。又,四川驛戶,比以軍興消乏,宜遣官同行省量濟之。”製可。
雅克特穆爾言:“平江、鬆江澱山湖圩田方五百頃有奇,當入官糧七千七百石。其總田者死,頗為人占耕。今臣願增糧為萬石入官,令人佃種,以所得餘米贍臣弟薩敦。”從之。
洛水溢。
己醜,複立功德使司。
癸巳,皇子古嚕達喇更名雅克特古斯。
夏,四月,戊申,大寧路地震。
戊午,國師必蘭納識裏與故安西王子伊嚕特穆爾等謀為不軌,伏誅。有司籍之,得其人畜、土田、金銀、貸貝、錢幣、邸舍、書畫、器玩以及婦人七寶裝具,價值巨萬萬。
命有司為巴延建生祠,立紀功碑於涿州;仍別建祠,立碑於汴梁。
戊辰,免雲南行省田租三年。
前中書右丞相太傅巴達錫卒。巴達錫清慎寬厚,號稱長者,其歿也,貧無以為斂。贈太師,追封威平王。
五月,甲戌,薩題請備錄登極以來固讓明宗往複奏言,其餘訓敕、辭命及雅克特穆爾等宣力效忠之跡,命多來續為《蒙古托布齊延》一書,置之奎章閣,從之。
戊寅,京師地震有聲。
庚寅,帝如上都。
壬辰,太常博士王瓚言:“各處請加封神廟,濫及淫祠。按《禮經》,以勞定國,以死勤事,能禦大災,能捍大患,則祀之。其非祀典之神,今後不許加封。”製可。
追封顏子父顏無繇為已國公,諡文裕,母齊薑氏已國夫人,諡端獻;妻宋戴氏兗國夫人,諡貞素。
汴梁之瞧州、陳州、開封之蘭陽、封丘諸縣河水溢。滹沱河決。
六月,己酉,以禦史中丞趙世安為中書左丞。
乙醜,禁諸卜筮、陰陽人毋出入諸王公大臣家。
江南行台監察禦史蘇天爵慮囚於湖北。
湖北地僻遠,民獠所雜居,天爵冒瘴毒,遍曆其地。囚有言冤狀者,天爵曰:“憲司歲兩至不言,何也?”皆曰:“前此慮囚者,應故事耳。今聞禦史至,當受刑,故不得不言。”天爵為之太息,每事必究心,雖盛暑,猶夜篝燈治文書無倦。天爵,真定人也。
秋,七月,辛未朔,調軍士修柳林海子橋道。
丁醜,湖廣行省言:“黎賊勢猖獗,請益兵三千以備調用。”命依前詔,促伊喇世努克日進兵。
八月,己酉,帝崩於上都。是日,隴西地震。癸醜,葬起輦穀。
初,帝大漸,召皇後及皇子雅克特古斯、丞相雅克特穆爾謂曰:“昔日鴻呼尼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悔之無及。雅克特古斯雖為朕子,然今日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汝輩如愛朕,立明宗之子,使紹茲大位,則朕見明宗於地下,亦可有辭以對。”鴻呼尼,明宗自北來飲毒而崩之地也。雅克特穆爾內懼,躊躕者累日,念鴻呼尼之事,己實造謀,恐明宗之子立而治其罪,秘遣詔不發,因謂皇後曰:“阿婆且權守上位玉寶,我與宗戚諸王徐議之可也。”於是遣使征諸王會京師。中書百司政事,鹹啟中宮取進止。
乙卯,雅克特穆爾以中宮旨,賜駙馬諸王大臣金銀、幣帛有差。
九月,辛巳,修皇太後儀仗。
是夜,地震有聲來自北。
時大位猶虛,而雅克特穆爾禮絕百僚,威焰熏約,宗戚諸王無敢言者。又久之,尚不立君,中外頗以為言,雅克特穆爾乃請立皇子雅克特古斯,皇後命立明宗第二子鄜王伊勒哲伯,雅克特穆爾不得已乃奉命。十月,庚子,鄜王即皇帝位於大明殿。
辛醜,以知樞密院事薩敦為禦史大夫,中書右丞薩題為中書平章政事,宣政使奇爾濟蘇為中書左丞,中書平章政事圖爾哈特穆爾知樞密院事。
丙寅,楚丘縣河堤壞,發民丁修之。
十一月,戊寅,尊皇後曰皇太後。
壬辰,帝崩,年七歲,在位四十三日。甲午,葬起輦穀,諡寧宗。
時燕有妄男子上變,言部使者謀為不軌,按問皆虛。法司謂《唐律》告叛者不反坐,參議中書省事張起岩奮謂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急誅此人以杜奸謀,慮妨大計。”趣有司具獄,都人肅然。
皇太後臨朝,雅克特穆爾複與群臣議立雅克特古斯。太後曰:“天位至重,吾兒方幼,豈能任耶!托歡特穆爾在廣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長子,禮當立之。”乃命中書左丞奇爾濟蘇迎托歡特穆爾於靜江。
皇太後在興聖宮,正旦,議循故事行朝賀禮,禮部尚書宋本,言宜上表興聖宮,廢大明殿朝賀,眾是而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