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帕特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與其說取決於他的才能,不如說取決於他的激情。憑借激情,他在烈日當空的酷熱中超常發揮;憑借激情,他感染了成千上萬的陌生人,使他們成為他的客戶。
即使麵對平凡、乏味的工作,我們也要抱著感恩的態度去接受,把工作當成人生最大的樂趣,這樣我們才能充分釋放出自己的活力和激情,實現自己的價值,繼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要想將感恩化為行動,就得滿懷激情地去工作。在充斥著激烈的競爭和淘汰的當今社會,公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立足的支撐點。如果現在的你正受雇於某個公司,那麼請珍惜眼前的機會吧!請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滿懷激情、盡心盡力地工作,因為你的辛勤付出,會給你帶來不可限量的收獲和回報。
不管什麼時候,如果我們把感恩的情緒融入所從事的工作當中,那我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被點燃,工作的質量也會立即得到改善,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勞感則會相對地減少。
人的生命價值的第一要義就在於事業、愛和充滿樂趣的生活,隻有當我們熱愛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時,才能夠在每天在工作中找到更多樂趣,獲得更大的成功。
心懷感恩的人,視萬物皆為恩賜;而此時無論是什麼工作,我們也都可以滿懷激情地做好。
感恩是快樂的源泉,學會享受工作
在工作中,不同的心境帶來不同的效果,如果帶著怨氣工作,則會覺得事事不順心,從而導致對工作失去應有的熱情,最終一事無成。如果用樂觀的心態對待工作,在工作中尋找樂趣,那麼你將越來越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隻有懷著快樂的心情,才會覺得工作順心如意。
感恩也是一種樂觀的心態。一個人無論職位多麼低微,隻要在工作中樹立感恩的積極心態,最終就一定可以在企業中成為有價值的員工。
楊康的事業一直很順利。在某食品公司工作2年後,就從一名普通職員升到了產品開發部,當了一名業務經理。公司看重楊康的工作能力,希望他能在產品開發上有所作為。
楊康升職後很快就做出了一套新產品開發方案,提交上司。他一心希望這套方案能被認可。但出乎意外的是,在剛剛開過的新產品研討會上,他的方案被否認了。而且,更讓楊康感到沮喪的是,公司采納了另一項開發計劃,決定讓楊康具體負責這個項目的開發。
新的任務似乎打碎了楊康的計劃——他要到離家很遠的某地農業區去從事實際的開發事宜。而一旦離開公司,楊康覺得他根本無法實現自己在公司發展的計劃。
雖然心懷不滿,楊康還是按規定到新的工作地點。楊康發現,公司交給他的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任務——開發純綠色天然食物,不僅能改善民眾的健康,同時也能為公司帶了新的發展機遇。
為此,楊康愉快地工作,每天工作之餘就在所在的區域長散步、慢跑。他發現這裏的環境非常有益於自己的健康。
過了不久,楊康又發現了一種自己在中學時代就向往的運動——潛水。他一直沒有機會和時間學習潛水,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他加入了當地的潛水隊,不僅學會了潛水,還建立了很好的人際關係,在當地交了不少新朋友。
這樣身心愉快地工作了兩年,楊康順利完成了任務,他帶著自己新開發的產品和健康的身體回到了公司。33歲時,楊康成為公司的董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在公司發展的計劃。
無論遇到什麼事,我們都應該像楊康一樣,保持愉快的心情。一個人一旦領悟了帶著愉快的心情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勞這一秘訣,他就掌握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能處處以主動盡職的態度工作,即使從事最平凡的工作也能贏得老板的賞識。
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然而,在職場中,會享受工作樂趣的人並不是太多,他們不是把工作當做樂趣,而是視工作為苦役。早上一醒來,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痛苦的一天又開始了……磨磨蹭蹭地到公司以後,無精打采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立刻就高興起來。工作在他們眼中變成了一種非做不可的義務和負擔,這種壓力使他們覺得生活黯淡無趣。
其實,工作並沒有什麼區別,隻要先學會滿足再去參悟感恩,一樣都能體味快樂。任何一種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積極探索這份工作的價值。當我們感恩地投入工作,我們會對工作產生一種謙卑之心,我們會看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也會看到自己的工作將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幫助,當看著別人在享受自己的工作成果並且麵露欣喜之時,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就將產生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瑜伽師地論》中提到一種“辦事禪”,強調在工作中依舊要有禪心,隻要活在當下,即使再苦的工作,也能享受到最大的快樂。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就是“辦事禪”的一位很好的實踐者。他學禪多年,在工作中,他的內心也時時充滿著一個禪者的喜悅。在他的自傳《活法》一書中,他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曆。
稻盛和夫當初作為研究人員著手研究課題,每當專心致誌地做完一個實驗,得出意料中的結果時,他總是高興得手舞足蹈,歡呼雀躍,大喊:“太好了。”可他的助手常常是無動於衷。
有一次,他又高興得跳起來,甚至叫助手也“高興高興”時,助手卻以為作為一個男人,動不動就高興得跳起來,隻會讓人覺得太輕率。
但他說:“雖然有些輕率,但是發自肺腑的高興、感恩之情,這是繼續從事研究和勤懇工作的動力。”
稻盛和夫對工作的認知已經達到了一種境界,在他看來,工作是一種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快樂。如果我們都能像稻盛和夫這樣對待工作,那麼再枯燥的工作,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出點快樂來。
如果你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就不會再感歎工作的平淡無味、瑣碎繁重,而是能從腐朽中發現神奇,從平凡中尋到精彩,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隻要我們用一種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就會發現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啟迪智慧的場所,曆練能力和身體的機遇。
正如餘秋雨所言:“工作的追求,情感的衝撞,進取的熱情,可以隱匿卻不可貧乏,可以泄然而不可以清淡。”一份簡單的工作,很可能瑣碎重複,看似輕鬆,卻意義重大。麵對這樣的工作,你不應該不情不願地應付,不應在喋喋不休中實施,因為,這樣你會無法享受工作的快樂和充實。想想工作賦予你的責任,想想工作給予你的使命,想想這份工作帶給你的益處……你會發現,工作是一件多麼值得喜愛的事情。
工作有時候是機械的、重複的、麻煩的,它帶來挑戰、考驗、和壓力。但正是因為這樣,你才可能在完成它、取得成果時,獲得無盡的喜悅與成就感。所以,請帶著感恩和享受之心,讓快樂的情緒伴隨著你工作的整個過程,它會為你帶來高效的業績,帶來圓滿的職業生涯,帶來富有成就的事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