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油漆班拖欠一個商店的油漆款700元,商店催要,申香芝就找單位領導。領導半開玩笑地說:“別老跟自己人要錢,有本事去把別人欠我們的要回來。”
誰也沒料到,申香芝真去了。“前後十幾天,我就跟上班一樣到那家企業要賬,最後要回來7000多元,用這個錢還上了商店的油漆錢。”
因為申香芝的這種認真勁和辦事能力,她被專門抽調出來去要債。在不長時間裏,她先後為企業要回了都快拖欠成死賬的幾萬元欠款。
1999年,陝西建工集團五公司實行管理與勞務兩層分離,成立了勞務分公司管理生產工人,把其中120多名下崗和轉崗的油漆女工組成油漆作業隊。這些人多數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差,家庭事務繁重,讓誰來當隊長成了一個難題,最後公司想到了申香芝。萬事開頭難,因為大多數女工都不會油漆,要手把手地教,作業隊從公司承建的工程中接手的第一個工程是慶安工地。
油漆這個行當經常對施工有特殊的要求,像飯店、機關等,一般都不可能專門停止營業和工作來搞油漆和牆麵處理,這就對她們的工程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西安鍾樓飯店貼換牆壁紙的工程中,申香芝根據飯店客房正常經營的特點和規律,和大家想辦法盡量避開每天客人出入的高峰期,集中人力,突擊施工,僅用了短短的23天時間,就完成了8000多平方米的壁紙更換,受到甲方的高度評價。
申香芝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名感恩的員工的核心素質就是能夠積極思考,將工作中的問題解決。這也是我們每一名員工在企業中存在的價值。工作的實質就是憑借我們自身的能力、經驗、智慧,憑借我們自身的幹勁、韌勁、鑽勁去克服困難,解決那些妨礙我們實現目標的問題。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一味抱怨不會取得驕人的業績,當我們用智慧的頭腦去工作時,才會取得良好的業績。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斷為自己尋找方法。老板都喜歡那些能積極思考、尋找方法的員工,因為這不僅能夠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使個人的工作“增值”,而且還可以為企業的總目標作出貢獻。
對工作負責,向大腦要方法,當被動變成主動時,巨大的困難也會變得微小,乏味、繁重的任務也會因為思考而變得輕鬆、有趣。同樣,懂得感恩的員工也要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時,學會獨立思考,尋找解決之道。這個解決的方法可能是某個創意,可能是某項改進,還可能隻是依靠團隊的力量。不過這些方法的出現,都離不開思考本身的導引。思考讓感恩變得更加容易,讓成功變得觸手可及。聰明地思考,為自己找方法,一名優秀的員工就應當保持思維的活躍,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時候,可能就因缺少一個想法,你與成功擦肩而過。如果你遇到困難隻知道一味地拖延、躲閃、逃避,不是認真地調動一切聰明才智去創造性地完成任務,那麼你離失敗就越來越近。
李思林大學畢業之後在一家保險公司做業務代表。這是一項很讓人頭痛的工作,因為很多人都對保險業務員敬而遠之,所以,李思林的工作開展得很困難。
辦公室的其他業務員整天對自己的這份工作抱怨不停:“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肯定不會在這裏待下去。”“那些投保的人,太可惡了,整天覺得自己上當了。”當然,這些人隻能拿到最基本的薪水。
而李思林和他們不一樣。盡管他對現狀也不是很滿意,但他仍然感恩自己的工作,因為他知道,與其說是放棄工作,不如說是在放棄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人強迫你放棄自己,除非你主動放棄。李思林還相信,努力是沒有錯的,努力會讓平凡單調的生活富有樂趣。
於是,李思林主動去尋找客戶源。他熟記公司的各項業務情況以及同類公司的業務,對比自己公司和其他同類公司的不同,讓客戶自己選擇。雖然一些人很希望多了解一些保險方麵的常識,但是他們對保險業務員的反感使他們在這方麵的知識很欠缺。李思林知道這些情況後,主動在社區裏辦“保險小常識”講座,免費講解。
人們對保險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李思林有了好印象。這時,李思林再向這些人推銷保險業務,大家沒有反感,而是樂於接受。李思林的工作業績突飛猛漲,當然薪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職場上,同樣是處於類似的情境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敗得一塌糊塗,這並不是說兩種人的智力或運氣有多大差別,隻不過有些人把找方法的時間用來找借口,而有的人把找借口的時間用來找方法。沒有任何抱怨和借口,才是一名員工高度負責、積極思考的表現。接到任務,果斷地執行;碰到困難,充滿智慧地解決,這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員工應當做的事情。
執行重在到位,確保結果完美
一個人無論處於什麼行業,從事什麼工作,都應該堅持執行到位的原則。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如果在最後的時刻沒把工作做好,哪怕一個細小的環節都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一名叫阿爾的職業演說家覺得自己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讓顧客及時見到他本人和他的材料。所以,作為阿爾的秘書,安妮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材料的到位。
8年前,阿爾去多倫多參加一個由他擔任主講的會議。在芝加哥,阿爾給安妮打電話,問她演講的材料是否已經送到多倫多,安妮回答說:“別著急,我在6天前已經把東西送出去了。”“他們收到了嗎?”阿爾問。“我是讓快遞公司遞送的,他們保證兩天後送達。”安妮回答道。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安妮覺得材料應該是萬無一失的。
事實上,她確實為快遞公司提供了正確的信息,如地址、日期、聯係人、材料的數量和類型等。她還選擇了適當的貨櫃,親自包裝了盒子以保護材料,並及早提交給快遞公司,為意外情況留下了時間。
但是,她沒有及時去電查詢包裹是否到達,最後材料還是出了問題。阿爾在開始演講前半個小時,還不見材料的蹤影,他打電話向安妮怒吼:“材料為什麼還沒有到?你知不知道會議馬上要開始了!”
安妮這時趕緊給快遞公司打電話,但已經來不及了,材料送到的時候,阿爾的演講已經開始半個小時了。為此,會議結束後,安妮被解雇了。
行百裏者半九十——最後的一步不到位,前麵的執行就是無用功。安妮的結局讓人深感惋惜。
可是,現實中仍存在著千千萬萬個“安妮”。他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後,放棄最後能讓他們成功的10%,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做到了99%,隻差1%,但就是這一點細微的差距使他們在事業上難以取得突破和成功。
王林是南方某城市一家報社的執行總編,20 世紀80 年代末,報社最缺乏的就是廣告業務。
在一次私人聚會中,王林聽說自己的一個老同學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開發區投資,並計劃在當地媒體上投放價值百萬元的廣告。聽到這個消息後,王林認為這是上天給自己一個在報社出人頭地的機會,於是,他積極向那位老同學爭取這筆業務,最終如願以償。因為業績突出,報社準備提拔王林為常務副社長。
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那天,王林帶上社裏最優秀的記者和廣告部成員,計劃用大幅版麵進行宣傳。
奠基儀式結束後,一位老朋友邀請王林去吃飯。盛情難卻,於是他向記者和相關廣告人員交代好工作就離開了。
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當副社長的夢就破滅了。原因很簡單:他們出版的報紙犯了一個最不應該犯的錯誤。原來,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本來應該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基。”而擺在他麵前的大標題卻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墓。”
這對一向重視有好“彩頭”的南方企業來說,把“基”寫成“墓”是很晦氣的,更何況這還是開發區項目正式啟動的第一天。
結果可想而知,老同學一怒之下取消了百萬元的廣告訂單。不僅如此,報社的聲譽也因此受了很大的影響,一些準備在上麵投放廣告的客戶也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計劃。
而王林被提拔為副社長的事也泡湯了,原本想在那座城市大展宏圖的他,夢想頓時化為泡影。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從表麵上看,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王林做得很不錯:和客戶溝通得很好,報社對此也十分重視,派出最優秀的記者,並做了相關的安排和交代。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王林卻由於沒執行到位,不僅給報社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且還使自己的升職美夢化為泡影。
懂得感恩的員工一般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清楚執行不到位不僅無法為公司帶來高收益,更會為自己製造職場上的障礙,埋下發展的隱患。他們會嚴格執行工作中的每個細節並確保完美的結果。高起點才會有高效率。
心存感恩的員工會不斷追求結果的完美,他們明白:完美的結果往往是製勝的關鍵。誰能確保完美的結果,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而誰縱容不完美的結果,誰就注定一生平庸。
因此,在職場中,每個員工都應對從事的職業滿懷崇敬和熱愛,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工作中,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把結果做到完美。這樣才會實現自己對企業的感恩,才會收獲卓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