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禦波:海上探險與航海佳話15(3 / 3)

這對夫妻誇下海口並不是餐桌上的酒後之言。決心既下,夫妻立即開始準備,妻子負責後勤保障,丈夫周密製訂計劃。他們的方案一出台,就轟動世界,先後有19個國家1800多個組織、公司、個人,向他們提供資金、物資,還讚助一艘1265噸的探險船“基斯泰坦”號。同時來自12個國家的126名探險家也都願參加。夫妻倆經過挑選,參加探險的包括他們夫妻在內共29人。經過7年的準備,他們才宣布啟程。

1980年1月,拉諾夫夫婦和其他人在南非開普敦港口會合,進行3個多月的適應性鍛煉,然後才正式開始探險性航行。他們一進入南極圈,就受到咆哮的巨浪的迎接,浪高達20多米,大家隻好用繩子把自己固定在床上。南極的冰水與南極帶溫水相遇,產生了異常的激流,他們在這片“死亡海域”苦熬了3天3夜。第四天清晨,船忽然平靜下來,可是叮咚叮咚的響聲卻不斷在船舷敲響,他們驚奇地鬆開繩子,跑到甲板上一看,原來是冰塊在撞擊船體,他們已經駛進了浮冰區。

浮冰大如小屋,造型奇特,他們隻能小心地在冰隙中穿行突然,拉諾夫驚呼起來,他們看到了世界罕見的奇觀。隻見一座座晶瑩剔透的冰山,像在廢墟上的古堡,呈現出破碎的美麗輪廓,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宮殿,有的像冰塔,有的像銀色巨艦,有的龍盤虎踞,真是神奇莫測,令人遐想萬千。太陽從海麵探出頭來,柔和的橙紅色光芒經過冰山的折射,映出奇異的色彩,與碧波粼粼的海水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幅美妙無比的畫麵。拉諾夫對朋友布爾頓大聲地喊著:“魔鬼的眼睛!魔鬼的眼睛!”這是探險家們對海上奇觀的愛稱。

探險船不斷前進,他們看到了飛魚、巨鯨、海豹、企鵝,生命的氣息充滿了這個冰雪的世界。他們還第一次看到了藍鯨,它身長30多米,體重約有150噸,不愧是鯨中之王。拉諾夫和布爾頓爬到一座冰山上正在拍照,突然轟隆一聲巨響,冰山裂成幾塊,隻見一頭逆戟鯨張著血盆大嘴,噴著氣,從冰隙中鑽出來。原來是這家夥用背脊頂破了冰山。

探險船繼續前進,他們見到了南極大陸,大家歡呼雀躍。他們登上陸地,在地上搭起帳篷,倒頭就睡。當他們第二天醒來時,那景色又把他們迷住了、驚呆了。黑暗的夜空裏,升起一團團殷紅的霞光,瞬間又變成紫色,接著又變成藍色、綠色、黃色、白色……時而長幕垂空,折疊生輝;時而薄如輕紗,光色奇絕;時而流星飛箭,撕裂天穹;時而呈瀑布倒掛,流光溢彩;時而似皇冠玉鳳,玉石璀璨……五光十色,那奇妙形體,有如仙境一般。

他們乘一輛小汽車在冰原上爬行,常遇到冰山裂斷,真是險象環生啊!為了對付就要來臨的嚴冬,他們在高地上建起宿營地,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的冬天。直到1980年10月28日,拉諾夫的探險隊才開始穿越南極的遠征。

他們在南極大陸上考察了半年,到1981年4月,探險隊才回到船上,開始了橫渡太平洋的航程。

探險船要追趕季節,必須在6月到達阿拉斯加,以保證夏季穿越西北航線,如果不能在9月前渡過北冰洋,那麼他們就要前功盡棄了。

在太平洋航行途中,風平浪靜,充滿了詩情畫意。拉諾夫和隊員們測氣象、查洋流、驗水質、標海圖,忙個不停。他們很多隊員都經曆了好望角風暴的折騰,因此來到太平洋之後格外輕鬆。

一天夜裏,船員們進入夢鄉,探險船進入東經140°、南緯38°的巴斯海峽,驟然間遇到龍卷風,船被拋上高高浪峰,又被狠狠跌入浪穀。拉諾夫從床上摔了下來,大驚之下,他以為船觸礁了,便翻身跑向駕駛台。隻見天漆黑,狂風夾著暴雨傾瀉如注,狂濤拍擊船體,傳來恐怖的巨響。

船員們亂哄哄地在甲板上忙著加固,突然傳來一聲慘叫,接著有人呼喊:“恩威斯落水了!”拉諾夫急忙往海裏望去,哪裏還有恩威斯的蹤影!呼喊聲好像很遠了,拉諾夫木雞似地站著……

後來,他在探險日記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從好望角到南極海岸,充滿了艱難和驚險,但我們征服了死神;從悉尼到太平洋西岸,海神卻戰勝了我們……”

橫渡太平洋之後,他們沿著位於北美洲的育空河上遊航行(160多千米),然後由陸地抵達加拿大西北部的馬更些河。

7月24日,拉諾夫他們離開探險船,換乘汽艇向北極的埃爾斯米爾島進發。7月的北冰洋,猶如南方早春時節,雖然寒氣未消,卻已生機盎然。汽艇緩緩駛出波弗特海灣,隻見嫩綠的海風鈴草和金黃色的北極罌粟花,點綴在四周島嶼的堤岸上,恰似鑲上了綠線金邊,美麗極了。拉諾夫他們在甲板兩邊,用長杆撥開迎麵漂來的浮冰,為汽艇開道。一駛出海灣,視野豁然開闊,浮冰像是許多碎玻璃鋪路似的。過了一會兒,遠處海麵冰山矗立,恰如冰塔林立,浩瀚無際的北冰洋籠罩著一層凜冽迷蒙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