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禦波:海上探險與航海佳話13(2 / 3)

什麼是甲蟲

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

“獵犬”號是一艘三桅縱帆的軍艦,排水量242噸,是當時遠洋航行的優秀船舶之一。1825年,第一次遠航就是對麥哲倫海峽進行了考察,第二次就是達爾文乘坐的這一次。這次航行對達爾文的一生起了最重要的作用。1831年12月27日,“獵犬”號起航,達爾文告別了他的戀人表姐愛瑪,登上了“獵犬”號艦。正像達爾文曾給菲茨·羅伊船長的信中寫的那樣:“這是非常光榮的一天,是我第二個人生的開始。”

在菲茨·羅伊船長指揮下於1832~1836年間進行了一次環球科學考察。“獵犬”號上的探險者們,迎著12月末的暴風雪,艱難地開出了普利矛斯的德公港。

這次考察的主要工作是繪製南美洲,特別是其南部的海岸圖。在航行中,達爾文直接接觸了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使他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訓練和教育;也正是通過這次航海,才使他的觀察能力大有進展。所到之處,他大量地調查了地質與化石,與以前精讀過的萊厄爾的《地質學原理》進行對照,從而了解到了這本書的重要價值。達爾文收集了各個分科的動物,記載了大量的海洋動物,並做了一些簡單的解剖。同時他還認真地記日記,把所有的見聞都詳細地記錄下來,養成了把書本上的東西和實際見聞結合在一起的好習慣。唯恐旅行中資料丟失,他以給家鄉通信的方式,不斷將寶貴資料寄回英國。

在這五年的出海調查中,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極度暈船的困難,全身心投入工作。一次暈船使達爾文整整四天四夜不能進食,也無法安睡。在穿越南大西洋到達巴西的途中,他又一次經受著熱病的折磨。此外,他還麵臨著可能遭受毒蛇猛獸襲擊的危險,甚至還有可能被土著人殺害。有一次,他差點被印第安人捉住,不得不躲進山洞,直到天黑才逃脫。麵對死亡的威脅,達爾文硬著頭皮頂了過來。

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這次航行半途而廢,那麼將使我在墳墓中也不會安寧。”

在這次航海中,達爾文作為一名科學家,得到了鍛煉和成長,真正嚐到了觀察和推理的喜悅。在航海過程中他經常要上岸采集標本,那些鬱鬱蔥蔥的山脈、靠近赤道的熱帶植物等,都給達爾文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漫遊了雨水豐沛的巴西原始森林,穿越了烏拉圭和阿根廷之間的潘帕斯大草原,踏遍了帕塔戈尼亞的莽莽原野,攀登了南美海岸的懸崖峭壁,采集了各種珍貴的動植物標本。達爾文對捉到的每一種動物,從微小的昆蟲,到吃人的美洲獅、虎,幾乎都進行了解剖,詳細研究和描述了它們的生活習性。當“獵犬”號越過南回歸線,到達秘魯首都利馬時,已是第二年的夏季了,經過短暫的休整,又向西北方向航行1200千米,到達了位於赤道線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島。

在南美洲厄瓜多爾以西1000千米的赤道太平洋上,聳立著一組群島,由13個大島和幾百個小島組成。這就是有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又叫科隆群島。它以眾多的火山而聞名於世:所有島嶼都是由火山熔岩堆積而成,形成時間不到200萬年,大部分島嶼年齡都在100萬年左右。整個群島有大小火山口2000多個,大約每隔35千米就有一個。從海上望去,各島都聳立著高大的火山錐,煙霧彌漫,夾雜著低沉的隆隆聲,在悶熱、無風的海麵上,有著令人不可捉摸的神秘和恐懼。踏上島後,到處都是黝黑的玄武岩,有的像扭曲的繩索,有的像一堆牛糞,有的像舌頭從山坡伸入大海,乍看之下,使人覺得到了另外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