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禦波:海上探險與航海佳話1(1 / 3)

第一章 海洋與人類

海洋像一條巨龍,它從遠古遊來,駐足今天,又向未來奔去。科學家們曾作過這樣的比喻,如果把地球誕生以來的曆史當做一年,那麼,人類誕生以來的曆史隻不過兩小時,而人類與海洋發生較密切關係僅僅是短短的一分鍾!就在這“一分鍾”的時間裏,人類對占地球70%以上水域的認識,已經有了長足進步。

眾說紛紜:與海洋的形成

按照由冷到熱的學說,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塵,是一個混沌的物體。它在有序與無序的衝突和不斷黏合中自行組織起來。

大約在60多億年前,我們地球就在太陽係中出現了,它就圍繞著太陽轉。但是,那時地球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天上沒有空氣和飛鳥,地上沒有野獸、樹木和青草,更沒有水。那時,地球就像是一團豆腐渣,鬆鬆散散,裏外如一。

什麼是“太陽係”

太陽係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恒星係統。它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妊神星和鳥神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係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廣義上,太陽係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麵、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這個豆腐渣一樣的地球,並不真是豆腐渣做的,而是含有鐵、矽(石類)和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全部金屬,以及放射性元素,如製造核武器的鈾、鐳……這些東西開始靠得並不是那麼緊密。後來,由於相互吸引、擠壓,就慢慢靠緊了,而那些放射性元素也逐漸放出熱量,使地球溫度升高,這樣一來,豆腐渣一樣的地球就像蠟一樣開始逐漸融化。那些沙子、石子熔化了,那些金、銀、銅、鐵也開始熔化,熔化的東西就按輕者上浮、重者下沉的原理,開始分層。鐵比較重,就沉到地球的球心;輕的那些東西,像岩石就飄到地球表麵;更輕的東西,像氮氣、水蒸氣,都逃到空中。經過這種大分化、大改組,才真正形成地球,這大約是45億年前的事情。

這時地球就像大火球一樣,直徑有6370千米,地上是熾熱一團,天上也是烏煙瘴氣。水蒸氣結成一塊塊烏雲包著地球,雷聲隆隆,電光刺眼,可是,水就是落不下來,一落下來,地麵上的高溫,就會又把它變成水蒸氣衝到空中去。這種情況持續了若幹萬年,地球慢慢變冷了,地表麵不再是紅紅的火球,而成了一個硬殼,隻有裏麵還是很熱的,那些熔化的岩漿還在裏麵滾動著,有時還要從地殼最薄弱的地方衝出地麵,形成一座座火山,火山冷卻之後就變成許許多多高山。地球一變冷,空中那麼多的水蒸氣,也就變成水,落到地麵上來,形成傾盆暴雨。天天下,月月下,年年下,那些數不清的雨水從高山上流下來,流到平地上,流到窪地裏,地球上就出現無數個大小湖泊。一條條大小河流都將淡水送到這些大小湖泊中來。這些水在向較低窪地方流去的時候,把地麵泥土中、岩石中的金屬和礦物質都衝下來,有些溶解在水中,帶到大大小小的湖泊中去。這些水最初是淡水,由於各種鹽溶於水中,流向那原始的湖中去,水的鹽分就增加。同時,這些湖中的水,也不是固定不動的,由於蒸發作用,這些水又變成蒸氣,跑到空氣中去。這種反複循環經過許多億年,這些湖水就由淡變鹹,成了原始的海洋。

也有人認為,當地球由原先的液態凝固成火山岩及其他的岩石時,其內部陷進了大量的原始水。後來,由於受風、地震和其他一些原因,岩石崩塌破裂,被陷在岩層中的水流出來,一起形成了原始海水。

現在又有人認為海洋是由溶化的彗星形成的。因為科學家發現,由冰構成的彗星具有和地球上的水近似的特性。太空使者甚至有可能對地球上生命的進化起過關鍵作用。

菲茨·西蒙博士說:“以海爾波普彗星為例。這顆彗星重約1萬億噸,主要成分是冰。我們相信,地球曾受到過成百上千顆這種彗星的襲擊。”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從海爾波普彗星上探查到的水中,一種稱做氘的氫同位素的比例與它在地球海水中的比例相同,這表明兩處的水有近似的起源。

美國航天局發射的“月球勘探者”也發現月球上有冰。時任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館長莫妮卡·格雷迪說:“月球上的水毫無疑問是由彗星帶去的。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木衛二上存在著冰山和海洋。它們也一定源於彗星,彗星上存在著大量的水。”

歐洲紅外太空觀測站的探測器,觀察到任何地方都存在著超乎想象的水。該探測器在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這幾顆太陽外圍行星的低層大氣層中發現了水。

後來,通過地球衛星觀測資料表明,太空中每天都有無數個雪球狀的物質進入地球大氣層,這個雪球狀的物質中含有大量的水。因此,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海洋中的水不僅來自彗星,而是來自遙遠的太空。孰是孰非,隻有靠進一步研究去證明。

魅力各具的四大洋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長約1.59萬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9萬千米,麵積17968萬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總麵積的49.8%,占地球總麵積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大洋。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接,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其他海峽通印度洋,總輪廓近似圓形。平均深度為4028米,最深處為馬裏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