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炎帝與星象(2 / 3)

借此與天溝通的還有天黿氏。天黿與軒轅同音,所居之地即根據北鬥七星與北極星之形建造祭壇,名軒轅丘(台),這就是《山海經》記載的軒轅台、軒轅國,部族也名為軒轅氏。軒轅氏以天象圍繞北極星日夜旋轉,受此啟發發明車輪,北鬥星為車形,因此發明最初的“車”。並引申發明指南車,成為華夏民族的車之祖。因此《史記》稱“鬥為帝車”。

高平市神農鎮有一座十幾米高的奎星樓,坐落在一座山丘之上。古“奎”字由“大”與“圭”組合,因此“奎”通“魁”。奎星樓又名魁星樓,就是展示並希望當地多出“魁星”、“魁首”。

炎帝神農氏在羊頭山始創農耕,觀星製度定曆法。《路史》記載:“三朝具於攝提,七曜起於天關”,這與所謂太初曆也相合。七曜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可見曆法源於天文觀測。後來,漢朝司馬遷主持製定了一個太初曆。為此,男蘋注《路史》時特別指出:“神農之曆自曰太初,非漢之太初也。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應劭雲:“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朝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牽牛,雖非漢太初,然其法亦不大相遠。”可見在神農時代,天文觀測曆法製定均已具相當水準,與後世觀測誤差很小。

近年,我國社會科學家蔣南華已經根據古籍中的幹支天像記載精確地推算出,神農氏族的始祖於公元前5037年創製,實行上元太初即天元甲子曆,進一步得出生年應早於該紀年43年的辛巳,即公元前5080年,逝世年為公元前4960年辛巳。將傳統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推早至七千年以上!

這應該是指“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的神農氏族始祖。現代科學的計算結果令人振奮,足以說明炎帝神農氏曆史的真實性。

“列宿”是指環繞在北極天頂周圍的星群,古人把它分為二十八個區劃,稱二十八宿,分見四方,以四種動物命名。即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月亮運行每天停留在一個星座,如同留住一宿,二十八宿之意即此。

炎帝神農氏是必然的星相專家,每晚觀二十八星宿,以水土金木火五星在空中不同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和節氣,一個輪回為28天,一年有12個輪回有餘。

長畛村風水先生申胡根告訴我們:“本村山上原有觀音廟和諸神廟,裏麵供有28個神仙,這諸神廟即是祭祀遠古時期的28星宿。”可見高平地區的星象觀測傳統。

現代古文化學者一般認為,二十八星宿天文學說始於中國,後傳播於印度、中東和西方。

天空二十八宿劃分,猶如人們將中國大地田野劃分為九州,故稱分野。觀星象者將天象分野,所以造“鬼”字,中間田為田野,上一“丿”意為指向上天之野,下為一個單腿跪地測天之人的象形字,“厶”為手臂彎曲使用圓規等器具;“規”為畫天象的儀器,鬼為跪地測天象之人。古人還認為測天者是神授予天機的天之子,鬼死後會像雲一樣歸去天上,即古人雲“魂上天魄入地”,是貴人,所以規、鬼、跪、貴、歸同音;貴人跪天是大禮,草民跪貴人也是大禮。人死後燒香是為魂如香煙繚繞升天;所以,古人最初視“鬼”為神聖。炎帝神農氏名魁傀(隗),其中皆有鬼字,字義如神。

先民最初是神鬼不分的。神即鬼,鬼即神。

神的觀念來自雷電。《說文解字》記載“申,神也”。“申”即閃電中直上直下的“立閃”,而“電”即閃電回曲閃爍之形,“申”與“電”字意相通。相傳軒轅黃帝取代炎帝神農後,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到了殷周時期,等級地位開始森嚴,出現了祭祀雷電的“神”字,“鬼”才開始與“神”區別。

關於“鬼”字的最初字意,古籍文獻《論語》記載:“人神曰鬼。”說明人之中最出類拔萃者才能被稱為“鬼”。《玉篇》記載:“天曰神,地曰祗,人曰鬼。‘鬼’之言‘歸’也,又慧也。”說明“鬼”字用於人,而且有聰慧的意思。《方言》解釋“鬼”字:“自關東而趙、魏之間謂之黠,或謂之鬼”,說明“鬼”字是敏慧,狡黠之意。趙國後來由晉陽(太原)遷都河北邯鄲,魏國在山西芮城,趙魏之間正是上黨地區,高平正在其中。抗日戰爭時期,駐山西上黨地區的八路軍戰士,常親切地稱呼機靈的兒童為“小鬼”,即為上黨地區的這個傳統。

炎帝神農時代,以蚩尤為代表的三苗九黎集團,亦有此風俗。文獻記載:“苗人鬼神不分,凡是在他們神聖領域之中,認為有超自然能力,無論是鬼、祖靈或神祇都稱之為鬼”。

王充《論衡》引古本《山海經》記載:“北方有鬼國……少昊之子,食黍”。而上古時期“鬼方為少典、有蟜、少昊、共工、炎帝、神農,羌戎人。”《說文解字》記載:“鬼……多用為‘鬼方’之‘鬼’”。到商周時,山西地區還為鬼方國所居,於現今山西南部和河南、河北交界一帶,涵蓋上黨地區。

商末時期,商王朝的三公為西伯昌、鄂侯、九侯,對九侯的注釋是:集解徐廣曰“一作鬼侯,鄴縣有九侯城”。正義括地誌雲“相州滏陽縣西南五十裏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蓋殷時九侯城也”。《路史》記載之“耆:侯爵自伊徙耆,爰曰伊耆。一曰黎也。”

有學者稱,屈原的《九歌》為祭神歌,是祭祀楚國始祖祝融的。祝融是炎帝族的後裔,商周時期自上黨地區遷徙到嶺南。沅湘民族的鬼,古讀音為九,《九歌》即為鬼歌。可知屈原時代當地無“神”的概念。江華縣岩口埔鄉,三百年前曾有人在岩洞內奉過道教和佛教的神仙塑像,當地人卻稱“鬼崽”。沅湘封閉地區的少數民族至今還沒有神的觀念,“鬼”卻有所指。從薑竹的《炎帝神農分支分氏世係表》中來看,從炎帝神農氏始祖到祝融支係,正好是九世,或許與“九歌”的文化有某種內在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