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劉老漢回村(1 / 2)

原來,劉老漢曾經是村裏幹部,這是眾所周知地事情。在任期間也算風光滿麵,認識不少有頭有臉人物。邁入老年退休下來以後,便閑在家裏打打牌、下下棋打發時間。盡管不複當年風光,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際關係還是不錯的。

李翠花三推六問下,劉老漢抹不開人情關係,才把隱晦事情說出。正所謂‘官官相連’,在他任職村幹部期間,曾與隔壁陶村村長沈明軍交好。沈明軍有一兒子,名沈青雲,今年也就二十六、七歲,年紀輕輕便坐上了楊鎮中學校長,算得上年輕有為。

劉大漢意思,隻要他出麵,學費的事情應該能成。話到末席還不忘倒一倒酸苦,說些兒子兒媳在外地打工,他一個退了休的老頭子拉扯兩個孫女不容易,能省就省一點。李翠花在一旁自然附和,點頭稱是。

“小科,快拿個凳子給你劉爺爺坐。”李翠花喊到。“哦,知道了。”張金科答。

“劉爺爺坐”“劉爺爺好!”吳大誌和張金科一塊出來。

“你們好。”劉大漢在小輩麵前也沒客氣,坐下後又和李翠花扯了些家常。

“劉爺爺也是來買書的?”吳大誌故作不知,插問。眼神卻是多出其它一些色彩。

“是啊,爺爺就是個操心的命,倒是讓你們小孩見笑了。”劉大漢笑道。

“哪裏的事,為家庭負責是光榮事情,我們應該學習哪會笑話啊。”別看吳大誌性格悶,不愛說話,一旦遇到自己喜歡、好奇的事,整個人就像脫胎換骨似得。

“沒看出來,大誌也挺會說話的。”畢竟是做過村幹部,對村裏的事比較留意。吳大誌以前給他的印象雖說也是彬彬有禮,但沉默寡言不愛說話。

吳大誌頓了頓,臉上表情有些難為情,又說:“省點書本錢為家庭想,固然算是有責任心,但省下錢也沒多少?”

“這孩子。”李翠花掛不住麵子,雖然吳大誌不是自己家孩子,但是兩家關係不錯,離的又近。

劉大漢先是一怔,但隨即換成謙和模樣。做這些年幹部的他,早已經養成內方外圓性格,對人對事也多了一種特殊的警覺與敏感,覺得這孩子還有後話:“大誌,有話就說,跟劉爺爺還拐彎抹角,照直了說。”

被劉大漢直言相問,吳大誌不好意思一笑,但並沒有因為被看穿心思而慌張,能勾起劉老漢興趣,這原本就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李嬸做的這生意不容易,尤其賣書這事上兒,雖然利潤還可以,但是能像劉爺爺這樣有門路的人畢竟不多,怕這生意也做不了幾個?”吳大誌道。

“想讓我這樣老頭子幫什麼忙就說吧,隻要不違背國家政策我可以考慮考慮。”劉老漢哪還不知這小子想什麼?但卻故意不倒破,有些話還得這小子指明了。

“我們想請劉爺爺做我們說客,隻要學校方麵能通融舊書這事,也算是為我們村做好事。另外,我們願意出這次生意淨收入的三層,讚助給學校,兩層的酬謝感謝您的幫忙,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