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之盾:海洋軍事與海軍趣聞47(1 / 1)

第九章

海軍趣聞

海軍的產生和發展源遠流長。它以戰

船或艦艇為主線,從原始簡單的古代戰船,

發展到多係統的現代艦艇,從個別分散的技

術推演出密集綜合的技術,經曆了數千年的

漫長過程。在此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趣聞和趣

事。下麵就讓我們通過一些趣聞來回味海軍

的無窮魅力吧!

184

:海洋軍事與海軍趣聞

滄海之盾

19世紀中葉,一些工業發達的

國家開始建造蒸汽輪艦船。然而,

各國海軍的大部分艦船仍為木質帆

力船,隻是有的在大艦上裝上了鐵

板護甲罷了。1853年,南歐爆發了

克裏米亞戰爭,因利害關係所在,英、

法、埃等國聯合土耳其向俄國開戰,

進攻高加索。這年11月中旬,聯軍

海軍主力從黑海撤回到博斯普魯斯

海峽,留下土耳其海軍元帥奧斯曼

率領的混合艦隊(10艘巡航艦、4

艘運輸船和2艘武裝蒸汽輪船)裝

載糧食、彈藥,因途中遇俄艦攔阻,

土艦隊隻得在北部港口錫諾普灣暫

避,等待聯軍接應。

11月30日早上,大霧籠罩錫

諾普灣,為防敵軍偷襲,奧斯曼令

各艦盡可能靠近海岸錨泊,以得到

海岸炮的掩護。時近中午,輕風吹

散了濃霧,隻見懸著英國旗幟的6

艘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張著滿帆駛

近港口,呈“八”字形拋錨於土艦

外側。12時30分,來艦黑森森的

炮口同時轉向土艦,艦桅上的藍“米”

字旗也換成了白“十”字俄國旗。

土軍這才恍然大悟,匆忙備戰。

土耳其的16艘軍艦共有510門

小口徑臼炮,炮手還未上炮位,就

遭到了擁有720門大、中口徑轟擊

炮的俄國艦隊的突襲。俄艦憑其艦

體三層護甲和火力優勢,借助順風、

背光的有利陣位向土艦發起了猛烈

的攻擊。幾分鍾後,木質結構的土

艦大都起火,兩艘彈藥船中彈爆炸,

霎時火光衝天,碎木橫飛,屍漂海麵。

奧斯曼見大勢已去,下令斷錨突圍。

不久,艦沉人傷,被俄軍俘虜。一

時尚未被擊中的土艦官兵操縱著火

炮,拚死反擊,但很快被優勢的俄

艦炮火所摧毀。

這場一邊倒的戰鬥持續了4個

半小時,土耳其損失艦船15艘,傷

亡官兵3000餘人,奧斯曼以下200

人被俘。而俄軍在這場戰鬥中僅亡

37人,傷235人,隻有幾艘艦隻受

輕傷。戰後,有人形容此役是揮舞

大刀的蠻漢與手持竹棒的小孩決鬥,

勝敗決然。這場戰鬥,與其說是一

場激烈的大海戰,不如說是一次殘

酷的大屠殺。

錫諾普海戰以事實說明了木質

木質

帆船的終結

185